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投稿邮箱:qsnfzyj@yeah.net(微信公号信息)
4、出刊日期,年刊,一年出版一辑。
5、微信公号: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sicnu-fz)
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青少年法治研究(第5卷)》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2025年03月18日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是由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三方合作共建的西南地区首个且唯一一个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专门机构。中心围绕建设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人才培训基地、青少年权益保护基地以及教育与法治协同创新智库的重点任务,多形式、多层次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省内、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
《青少年法治研究》(年刊)是由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本刊第1卷(2022)、第2卷(2023)、第3卷(2024)已经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第4卷(2025)已经截稿,欢迎各界人士赐稿第5卷(2026)。
01|征稿主题
稿件应围绕“青少年法治”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青少年权益保护、青少年犯罪预防、少年刑法与少年司法等青少年法律相关问题的研究,涉民商事私法领域的稿件优先采用。
为契合青少年群体的蓬勃朝气,本刊大力欢迎选题新鲜、角度新奇、方法新颖的“三新”稿件,凡言之有物、有真知灼见、对青少年法治现状有深入思考的文章,本刊均持开放态度。
02|投稿须知
1.本刊只接受电子投稿,作者来稿请以附件形式发送电子邮件至指定邮箱qsnfzyj@yeah.net,邮件主题命名格式为“投稿-作者姓名一论文标题”,附件文档命名格式为“作者姓名一论文标题”。
2.稿件篇幅一般以1.2-1.5万字为宜,选题意义重大或具有很强创新价值的,可以适当放宽。
3.稿件应当具有独创性,遵循学术规范,查重率原则上不高于15%。
4.稿件请按照《中国法学》注释规范要求,自行修改、调整、完善相关格式。
5.来稿请注明是否专投本刊,有关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单位及详细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请另附一页标明,不要书写于正文中。
6.稿件请在题目后、正文前加列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摘要”不是研究背景介绍,而是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5个。
7.本刊提倡一稿专投、反对一文多用。凡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过的文章,原则上不予采用。凡投稿文章已先行被其他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站确定采用的,请作者及时通知本刊撤稿。在收到本刊采用通知时,请作者慎重确认是否在本刊发表,一经正式列为当期刊发稿件,原则上不接受撤稿,否则列入来稿黑名单。
8.对所有来稿,本刊将在收稿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统一进行预审(形式审查),符合本刊用稿基本条件的稿件将依次进入部门初审(2个月内)--专家外审(2个月内)--编辑部终审(1个月内)环节。本刊会对各审稿环节的处理结果通过投稿邮箱进行反馈,请作者务必留意邮件通知。
9.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本刊即认定作者将该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化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如作者有异议,请在投稿时声明。
10.稿件一经录用,作者应当同意本刊编辑部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对稿件进行文字性修改与格式调整。
11.每期刊物出版后,向作者赠送样刊2册,优质稿件奉送稿酬。
12.凡文章主旨与青少年法治内容关联不大、来稿形式不符合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投稿,一律视为无效投稿,限于人力,恕编辑部不能一一回复。
03|截止时间
考虑到出版周期,第5卷征稿时间截止2025年9月30日(超出此截止日期的稿件,将被默认视为对第6卷的投稿)。
若有其它未尽事宜,可以邮件形式向本刊编辑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