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集刊大全>>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馆(集刊) (官网投稿)

简介
《中国文化馆》(年刊),创刊于2021年,是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的文化馆行业学术类、专业类公开出版物,刊发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馆(站)领域高水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关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馆(站)领域重大现实性问题。
本刊为:知网收录,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3、官网网址:https://whzm.cbpt.cnki.net/

(主办单位官网公布)

4、主办单位官网:

https://www.cpcca.org.cn/news/info?id=e8391862285c461bbf89d273f7bb7b80

5、官网邮箱:zgwhgbjb@126.com

6、官网电话:010-88003016;18701516855(微信同)

7、出刊日期:年刊(请以具体出刊时间为准)。

8、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文化馆协会(zgwhgnh

2025225日星期二

                          

 

《中国文化馆》2024年征稿指南

【官网信息】

 

《中国文化馆》是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的文化馆行业学术类、专业类公开出版物,刊发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馆(站)领域高水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2024年计划出版两辑,每辑载文量20-30篇。

一、征稿对象

全国文化馆(站)从业者,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管理者,其他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者。

二、选题方向

《中国文化馆》紧扣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关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馆(站)领域重大现实性问题。2024年征稿选题方向包括:

(一)文化馆(站)基础理论研究

对我国文化馆(站)的职业理念、职业使命、职业伦理、社会功能、主要职能以及构筑文化馆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二)中华美育精神与文化馆(站)发展研究

梳理中国美育史,研究文化馆的立业之根。阐释文化馆(站)起源、发展与中华美育精神的内在逻辑关联,探寻文化馆(站)大众美育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根源与源流递变。追寻中华美育精神,开创文化馆(站)全民艺术普及新局面。

(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

围绕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深化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机制、培育群众文艺人才队伍、加强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繁荣群众文艺工作的理论研究、机制探索和创新实践。

(四)深化全民艺术普及

围绕把文化馆打造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做大做强全民艺术普及品牌项目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理论经验总结。

(五)文化馆(站)新型空间研究

聚焦十四五时期文化馆(站)新空间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文化馆馆舍功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文化驿站等新空间建设、文化馆服务网点向基层农村和百姓生活圈延伸、新空间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

(六)文化馆(站)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探讨深化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建设,基层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新方式,文化馆(站)数字服务精准化实现等方面。

(七)文化馆(站)与乡村振兴战略

文化馆(站)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乡村治理,积极参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艺术乡村建设等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乡村网红培育计划等方面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

(八)文化馆(站)服务融合发展

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服务融合、深化青少年美育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九)文化志愿服务创新发展

研究文化馆(站)志愿服务的政策引导、组织建设、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品牌打造、区域发展、融合发展、扶持激励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十)文化馆标准化建设

文化馆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创新举措,文化馆(站)标准化体系以及建设、服务、管理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十一)文化馆国际传播力研究

文化馆开展CIOFF相关工作,推动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和群众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十二)文化馆管理机制创新

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文化馆联盟与区域协同机制创建、文化馆公益服务与优惠收费机制探索、文化馆(站)社会化运营管理、文采会供需对接政策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三、稿件类型

(一)理论研究

具有完备的学术论文结构要素,直面行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思考,原创阐述,要有较高学术质量。

(二)工作研究

对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馆(站)领域重点工作进行综述、讨论和研究,突出服务创新的亮点,并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三)实践案例

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各个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要求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有推广价值;案例文本从创新背景、创新做法、创新成效、经验启示等几方面进行撰写。

(四)课题成果

各级各类相关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终期成果。欢迎由课题系列成果形成的研究专题。

四、投稿方式

登陆《中国文化馆》采编平台:https://whzm.cbpt.cnki.net/,点击首页作者投稿系统进入,完成新用户注册后,返回登录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完成投稿;稿件经学术不端检测、参考文献审校后,通过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复审、终审等环节,完成稿件录用;相关流程可从投稿网站下载。

五、写作要求

投稿论文须紧扣主题,有新意,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内容详实,文字精练,引用准确,要素齐全,行文符合学术规范。文稿统一为 word 格式,A4版式,正文以6000-12000字为宜,相关规范可从投稿网站下载。

六、注意事项

(一)作者应恪守学术道德,反对学术不端,严禁一稿多投;文章中的音视频、图、表及引文等,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由作者解决;署名文章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观点。

(二)本出版物编辑部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请特别声明。作者来稿之后,尤其是在录用或出版之后,如发现文中存在错误应主动与编辑部联系,以便及时更正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三)稿件一经录用即发送录稿函,发表后即酌致稿酬,并赠送样书(盘配书)一本。

(四)本出版物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文化馆协会主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享有录用作品的汇编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并在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中全文收录及永久性传播(著作权转让申明可从投稿网站下载)。所支付稿酬包含上述使用报酬,不另计酬。

(五)本出版物编辑部对外联系电话:(01088003016,如需咨询,请与编辑部直接联系。

精彩点评摘录 查看所有点评明细
  • 2023/5/11 10:18:25
    电音桂桂子对中国文化馆(集刊)的点评:
    属于文化馆系统的顶刊了吧,审稿比较严格,修改后还可能要和匿名专家battle几轮。编辑很好人,会及时通知协调修改出版事宜。目前主题还是在公共文化方面的
查看更多点评明细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