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www.tsyzm.com(202502期)
3、刊内电话:021-53066540;53060418
4、刊内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6、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7、微信公号:探索与争鸣杂志(tansuoyuzhengming)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探索与争鸣》来稿须知
【2025年01期信息】
《探索与争鸣》杂志创刊于 1985 年,是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学术期刊,也是国内唯一一本以“学术争鸣”和关注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理论期刊。系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 Q1 区(中国社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Q1 区期刊”。
为与国际学术论文发表规范接轨,适应编排现代化要求,敬请来稿注意以下事项:
1. 自 2018 年 6 月 1 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官方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 www.tsyzm.com。本刊杜绝一稿多投及其他一切学术不端行为,凡由此而引发的所有后果一律由作者本人承担。
2. 来稿请提供作者的详细信息: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3. 来稿必须是未经公开发表的原创性论文,专题论文字数在 12000—15000 字为宜,笔谈、圆桌会议字数在 6000—8000 字为宜。来稿请提供文章的中英文篇名(不超过 15 字)、内容摘要(300 字左右)、关键词(3—5 个)。摘要应高度概括、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4. 来稿中凡涉及引用中外著作、论文、报刊、网络等信息,请清晰、规范地标示注释。根据国家标准(GB/7714-2015),结合本刊实际,引文注释在正文中用上标“①②……”标示,格式参考本刊往期文章。
5. 来稿合作作者应不超过两位,且均应对论文作出实质性贡献。合作署名的论文,应对合作者的分工情况和具体工作进行说明。若发生署名争议,责任由论文作者承担。
6. 本刊对来稿实行专家双向匿名评审和编辑部三审制,审稿周期为 3 个月,自投稿之日起超过 3 个月如未查询到处理结果,作者可以另投他刊。
7. 来稿如拟采用,在尊重作者原意的情况下,本刊有权对文章的语言文字、内容结构按编辑规范进行删改。
8. 凡向本刊投稿,应与本刊签订投稿承诺书及论文著作权授权声明书,本刊对所刊登的稿件享有专有使用权,作者不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该篇论文。《探索与争鸣》已加入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多家数据库,凡在本刊发表的作品,如无特别声明,将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以上期刊网和数据库。如有异议,请另投他刊或特别声明。
9. 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寄送样刊。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含数字化使用及传播等)包含在稿费之中,一次性付清。
10. 本刊不对来稿的版权问题进行考证,如作品引起版权及其他侵权问题 , 由论文作者自行解决并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