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刊内电话:021-54653712
4、刊内邮箱:yidayanjiushi@163.com
5、出刊日期:年刊,每年出版一辑。
2025年3月4日星期二
《中共创建史研究》编后记
【2024年年刊信息】
《中共创建史研究》已迎来第8辑的出版,我们始终致力于挖掘中共创建史及相关党史领域的研究佳作,刊物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此首先向长期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学者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辑共刊载14篇研究论文和2篇史料文献。《寓居上海的留日学生与中共建党》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因为留日的先进知识分子最先接触和研读马克思主义,对其著述进行撰写和翻译,并促使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干部上和组织上为中共建党作了重要准备。《中共创建时期大城市职工状况的分析一一以北京劳动界为例》通过分析20世纪20年代北京的工人状况,认为传统职业劳工中产生不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近代产业工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南陈北李”何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从两人共同主导的多方事业维度,论证了二人同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观点。《李大钊与1924年直隶教育会改组》论述了李大钊等人如何发动直隶各界推动直隶教育会的重组和领导体制改革,为党在直隶地区的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中西文化的激荡与王尽美思想实践的演进述论》从文化引领作用的视角研究王尽美一生的思想和实践,进一步认识王尽美并更深刻理解建党精神。《张西曼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兼述中共一大纪念馆所藏(俄国共产党党纲〉中译本》阐述了张西曼早年赴俄留学,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其翻译的《俄国共产党党纲》在建党过程中提供了重要借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夜》记述了1919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前发生在中国的重大事件,关注在中共建党上远东共和国和俄共(布)党员的参与。《中共创建史上的几个人物和机构》介绍并核实魏金斯基(又称维经斯基)、共产党上海革命委员会等与中共创建有关的相关机构和人物的俄语汉译问题,并对威廉斯基-西比利亚科夫与第三国际东亚书记处的存废及影响问题、如何理解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身份等问题提出见解。《红色媒体:汉口长江书店》介绍长江书店翻印、出版、发行、经销图书和革命期刊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广泛传播推向了顶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李大钊〈俄罗斯文学与革命>探迷》从文本疏证的角度,对该文的写作时间、所引俄罗斯诗歌的作者和当代译文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更好地理解李大钊这篇文章及其思想演变。《中共安源支部组织建设实践及启示》通过回顾中国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一一中共安源支部的创立和发展过程,总结其组织建设经验,对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积聚力量谋复兴具有重要意义。《1921-1922年四川巴县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影响述论》阐述四川巴县留法勤工俭学生法国的经历对于其中一部分人此后成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有很大的影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22年中共创建史研究综述》提出随着新材料、新观点的出现,中共创建史研究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丰富和深化,对于中共一大、二大及党团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也有较大扩充。本期同时还选登了李汉俊演讲、轶文两篇一《机械工业发达后之劳工问题》、《马克思与达尔文和亚当斯密斯》。《邓恩铭年表新编》则依据较为详实的史料,对邓恩铭一生的重要活动进行归纳整理。
《中共创建史研究》每年出版一辑,设有专题研究、人物研究、海外研究、文献研究、地方党史研究、研究动态、档案资料等栏目。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平台,探讨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规律,弘扬党的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充分展示中共创建史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中共党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惠赐稿件。来稿须为未发表过的论文,有新的观点、史料或新的研究方法,字数8000字至1万字,并附200字中英文内容提要及英文标题。来稿请使用页下注,顺序为:作者,文章或著作,刊物刊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文末请注明作者单位、职称职务及联系方式。来稿请发送word文档至电子邮箱:yidayanjiushi@163.com,收稿地址:上海市黄陂南路374号(200021),中共一大纪念馆陈列研究部,联系电话:021-54653712,截稿时间为每年5月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书所发文章均由作者授予专有使用权。本书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投稿一经采用,即表明作者将该作品的专有出版权和网络传播权授予本书,同时表明作者授予本书复制权和汇编权。稿酬将在论文发表时一次性支付。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编者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