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认证信息

广告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投稿经 >> 论文投稿

如何投稿

2022/3/10 17:07:31  阅读:943 发布者:chichi77

一篇论文发表前往往经过写稿、初次投稿、一次或几次修稿和录稿(或拒稿)等阶段。本文介绍与这些阶段相关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方式。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关内容都只是一种参考,具体到每一次投稿,可能有一些不一样的情形或者特殊情形。

在投稿时,最好完成5项自评工作。它们分别是:

1)整体科学质量自评。整体科学质量包括原创性和新颖性、研究设计的适当性、内容的重要性、科学合理性、对读者的有趣性和整体价值等6个方面。可以自评这六个方面是高于平均水平、达到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平均水平。

2)写作质量自评。可以从11个方面检查论文的写作质量:标题是否突出论文的中心思想?摘要是否包含了问题、动机、方法、结果和结论。是否突出了最重要的要素? 引言是否包含了背景、需求、任务和目标?研究方法的介绍是否能让研究结果可以被检验?研究结果的介绍是否明晰并进行了合理的归类?对结果是否进行了充分讨论?在结论中是否对全文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在合适的位置是否合理地安排了过渡语句和过渡词?主要段落是否由主题语句和支撑内容构成?句子和词语是否清晰?例如,缩写语、符号和专业术语是否得到了解释?是否检查了拼写错误?

3)陷阱自评。检查是否有学术规范陷阱(文献漏引,过多自引、歪曲别人的观点、使用了别人的而忘记引用);检查是否有夸大其词的表述;检查一个声明是否有结果或证据支撑;检查对别人工作的批判性介绍中,是否使用的是建设性语言,而不是攻击性语言;检查是否还有其它形式的陷阱。

4)亮点自评。是否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的提出,是否有一个绝妙的解决问题的主意或思路,是否有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

5) 针对目标期刊要求的适应性评估。

有关自评的详细介绍请阅读:《论文投稿前的5项自评工作》

在投稿时,按标准准备一份投稿附言,即写给编辑的附信。投稿附言(cover letter)是在投稿时写给编辑的关于稿件的说明,是用于传达关于你的稿件的许多重要信息的机会,可以帮助编辑更快地做出决定。因此,如果按要求书写投稿附言,会给编辑留下好的印象并更有利于编辑善待稿件。

一些期刊指南会规定如何写投稿附言。如果没有规定,则在投稿附言中尽可能包含如下内容:对要点进行非技术性简介;与以前工作相比的贡献或新颖之处;论文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提供审稿人信息或需要排除的审稿人的信息。推送《如何写投稿附言(cover letter)》提供了投稿附言的更多要求和示例。

准备好了稿件和投稿附言,也许还可以选择一下投稿日期。一些统计工作表明,论文录用率与周几提交有一定的相关性(虽然只是概率)。例如,某些研究表明(见《一周中哪天提交论文录用率高?》),存在星期二-星期三效应。大多数论文在星期三提交,但在星期二提交的论文中有较高比例被录用,被拒绝的手稿中,大部分是在周六或周日提交的。

论文提交后,主审编辑会做出如下处理决定:1)直接录用(除非是主审编辑邀请知名人士供稿,否则这种情况很难发生);2) 直接退稿(当主审编辑依据自己的经验,认为稿件质量实在远离期刊要求,或者稿件内容不符合期刊对稿件类型的要求时,会直接做出拒稿决定);3)邀请审稿人审稿(特殊情况下,主审编辑自己也会参与审稿)。

值得讨论的是第三种情况。此时,主审编辑会给潜在审稿人发信,将稿件标题和摘要发送给潜在审稿人,邀请审稿,一直到答应审稿的人数达到要求为止。答应审稿的潜在审稿人会收到论文全文和审稿要求。

也不排除有这样的审稿人,先答应了,但看到全文或者经过仔细阅读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审稿,或者由于时间问题,最终不提交审稿意见。此时,主审编辑要么在缺少审稿意见情形下,依据收到的审稿意见做出决定,要么继续邀请新的审稿人。

主审编辑收齐审稿意见后,就会对稿件给出一个处理意见。一般会综合几位审稿人的意见和自己的判断来做出录用、修改或拒稿的决定。

如果做出录用决定(或者是经过几轮审稿后做出该决定),那么主审编辑会发来热情洋溢的录用函,并提示如何上传出版材料(一般包括供出版社排版的稿件编辑文档、高分辨率、版权转让协议等)。此时,理当写一封感谢信通过邮件发送给主审编辑,并按提示完成后续操作。出版物机构收到材料后,会进行排版和文字校对,将校样稿(proof)发送给作者进行最后校对。出版社收到作者校对结果后,就会排队发表论文。

如果做出拒稿决定(或者是经过几轮审稿后做出该决定),那么主审编辑会给作者发送道歉类拒稿信或冰冷型拒稿信。当多数审稿人建议拒稿,或者一位拒稿理由极其充分,那么就会采纳拒稿建议。以下10种情况可能会成为拒稿的理由:

1) 论文的主题没有意义

2) 结果和结论没有价值

3) 论文逻辑或写作不严谨

4) 存在重大原则性错误

5) 低水平工作

6) 基于陈旧方法的工作

7) 结果和结论不可靠

8) 论文内容与目标期刊不符

9) 论文工作质量与目标期刊的要求相距甚远

10)疑似有学术不端。

比较让作者难以接受的是,有时审稿人明显是出于认识不足或者有误解而作出拒稿建议。如果主审编辑依据审稿人的建议作出了拒稿决议,那么一种方式是给主编写申诉信,另一种方式是按审稿意见改进稿件后再次投稿。关于拒稿的更多讨论,见《拒稿了怎么办? 》和《一篇关于拒稿原因分析的摘要欣赏》。

更多情形是主审编辑要求作者按审稿意见对稿件进行修改。此时,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了解并读懂常见的审稿意见;按审稿意见修改稿件;上传修改稿时,给审稿人上传答复函(reply to referees)。任何一项不注意,都可能导致论文最终被不必要地拒稿。

审稿意见一般会包含6个部分的内容(虽然一些部分会整合在一起),这六部分内容分别是:1 稿件信息,2 简介,3 论文的优点,4  重点评论,5 次要意见,6  推荐意见。

详细介绍见:《审稿意见、常见问题与回应》

按审稿人意见修改稿件,就变成了与隐名审稿人打交道了。有一些审稿意见很好面对,也有一些很难面对,例如:

1) 不同审稿人针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此时需要权衡,在回复信中,需要就此进行详细说明。

2)审稿人对某一结果、结论或方法等有误解。此时,不应采取指责的方式来回应,而应该说自己没有说清楚,并在修改稿中说得更清楚一点。

3)审稿人有偏见。此时应采取平和的心情进行解释。

4)有一些修改要求工作量或难度比较大。如果无法完成,可以给出合适的理由。

当回应审稿人的一些困难意见变得棘手时,应该在给审稿人答复函中下功夫。如果只专注于修改稿件本身,而不注意花时间去书写足够清晰且引人注目的答复函,那么往往导致不愉快的结果: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由此可能产生严重的误解,前者最终可能会因此拒绝高质量的手稿。

可以参考《征服审稿人之“诺布尔法则》和《如何在提交期刊论文时回复同行评议意见》来写好答复函。

另外,应注意答复函的书写结构。我们收到的审稿意见一般有三个部分。首先是一个概述,末尾有一个推荐意见,中间是具体意见。与此相对应,建议答复函分解成一般性答复(general reply)和具体答复(specific reply)两部分。在一般性答复中,对稿件有何大的修改,如何权衡不同审稿人意见进行说明。在具体答复中,逐条回应审稿人意见。逐条回应时,可以采用三段结构:拷入审稿人意见,回应,指出如何修改的。

意见n (Point n)

审稿人(Referee):将第n条审稿意见拷贝在这里。字体可以使用意大利体。

回应(Reply):声明你是否认同审稿人的这条意见或评论。如果认同,简要指出你将如何做(例如,将对其进行修改、补充、改正等等)。如果不认同,说明你的理由。字体可以用黑体。

修改(Change, How the paper is modified):如果你认同审稿人的要求修改的意见,那么在这里指出你在论文中如何进行了修改,包括指出修改内容出现的位置,以及是否有其它相应的调整。如果添加、更正的内容较短,可以拷贝在这里。如果太长,则可摘录一些修改内容放在这里。字体可以使用正体,拷贝到这里的内容建议放在引号里。

详细介绍见:《修稿时答复审稿人具体意见的三段结构》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