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认证信息

广告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投稿经 >> 参考文献

文献速递 | 《经济管理》2021年06月刊论文摘要汇编

2022/3/3 10:22:10  阅读:472 发布者:chichi77

《经济管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管理学学术月刊。复合影响因子为2.093、综合影响因子为1.253。入选CSSCI中文社会科学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备注: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表刊物所有

1.  区域一体化政策能促进企业垂直分工吗?

——来自撤县设区的证据

作者:郝闻汉  袁淳 耿春晓

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畅通需要加强地区间的分工协作。在地区市场分割的现实情境下,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否缓解市场分割,推动分工深化成为重要命题。现有研究多从宏观经济或人口角度考察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经济后果,基于企业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微观企业入手,考察了撤县设区这一区域一体化政策对企业垂直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后所在原县域公司的垂直分工水平显著提高。机制检验表明,撤县设区通过扩大企业可达的市场范围以及降低企业面临的交易成本起到对企业垂直分工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撤县设区对企业垂直分工的促进效果在原县级政府对企业干预力度更强时更加显著。同时,撤县设区带来的企业垂直分工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论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能够推动分工深化进而提高经济效率。

2.  严格文化会阻碍技术创新吗?

——基于多层次适应性理论的视角

作者:李琳  郭立宏

技术创新对各国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产出会受到其文化特征的影响,现有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讨论文化价值观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较少涉及反映外部社会规范强度的文化严格程度。本文基于多层次适应性理论,将反映外部社会规范约束的文化严格程度与决定内部心理特征的文化价值观相结合,构建了国家文化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文化严格程度及其与不同维度的文化价值观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通过采用2005201747个国家的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严格程度对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个人主义在这一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不确定性规避和放纵两个维度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严格程度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分别为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权力距离与文化严格程度的交互效应不显著。本文揭示了文化严格程度和文化价值观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丰富了文化管理和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并为我国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3.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

——顾客需求不确定性与企业成长性的双重视角

作者:李倩  焦豪

设置合理的薪酬差距是激励高管团队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构成。合理的薪酬差距能够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一致,降低监督成本,提高高管团队努力程度,增强企业创新与变革能力,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选择20112016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对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究企业外部顾客需求不确定性和内部自身成长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为倒U型的曲线关系,即随着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的增大,企业绩效先增加后降低;顾客需求不确定性正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随着顾客需求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会得到加强;企业成长性同样正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随着企业成长性的提高,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会得到加强。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所有制结构、治理水平和企业规模中,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本研究丰富了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企业完善薪酬制度,确定合理的薪酬差距,进而促进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4.  职场孤独感如何影响员工绩效?

——基于工作要求和资源理论的视角

作者:徐洋洋  林新奇

职场孤独感已成为组织成员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关于职场孤独感如何对员工和组织产生损害作用却未得到足够且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工作要求和资源理论视角出发,将职场孤独感视为一种组织存在价值和关系资源匮乏的状态,探讨它对员工任务绩效的资源损耗机制及边界条件。基于616份两阶段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职场孤独感不仅直接对员工绩效产生消极作用,而且通过工作倦怠间接损害员工绩效。工作复杂性能够缓解职场孤独感对工作倦怠的正向作用,而角色模糊则会强化职场孤独感对工作倦怠的激发作用;工作倦怠在职场孤独感与任务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受到角色模糊的调节。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理解组织中不同类型工作特征要素的交互如何对员工和组织产生差异化影响提供了新的认知路径;也为从理论上揭示职场孤独感与工作绩效间关系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企业管理者重视并缓解员工的职场孤独感提供重要的管理启示。

5.  跟投制度与IPO定价——来自科创板的经验证据

作者:张岩  吴芳

IPO定价问题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在注册制落地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引入跟投制度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科创板IPO公司的数据检验跟投制度对IPO定价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边界。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越高,IPO发行价越低,表明跟投制度可以抑制承销商抬高发行价的机会主义行为。上述抑制作用在治理水平较高的发行公司中相对较弱。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公司股价增长潜力较大时,跟投制度对发行价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此外,跟投制度能抑制超募资金规模,但为了补偿跟投带来的风险,发行公司倾向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承销费率。最后,跟投制度有助于提升IPO后的市场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6.  最低工资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作者:陈晓辉  刘志远  隋敏  官小燕

最低工资政策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措施,其所引发的经济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2005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低工资标准上涨显著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通过促进要素替代与提高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影响主要在劳动密集度高、平均工资水平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违约风险,投融资期限错配是这一影响的中介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最低工资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力因素视角审视企业的风险管控问题。

7.  国资监管职能转变与央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作者:卜君  孙光国

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是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举措。国资委自2014年开始逐步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央企实施"以管资本为主"的试点改革。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本文从高管薪酬契约视角出发考察了国资监管职能转变的经济后果,采用20102018年沪深A股央企上市公司数据,结果发现:受到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影响的试点央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且在股权集中度更高、金字塔层级更短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对于那些政策性负担更大、代理问题更严重、受到薪酬管制更小的试点央企,其薪酬业绩敏感性在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后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上述结论不仅从高管薪酬契约的视角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体制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

8.  环境处罚促进企业环境治理了吗?

——基于过程和结果双重维度的分析

作者:陈晓艳  肖华 张国清

本文从政府环境执法的层面以及企业环境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的双维视角分析环境处罚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利用2012—2018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环境处罚频次和处罚力度均能促进目标企业在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处罚对目标企业的环境治理具有特殊威慑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环境处罚的特殊威慑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组、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组和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组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目标企业的环境处罚还能促进同行业其他企业在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处罚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还具有一般威慑作用。本研究为政府环境执法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从事后处罚的新视角拓展了环境规制与企业环境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启示政府要坚持对企业环境治理在事前监管和事后执法的并重。

9.   “同伴”制度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

——环境试点政策的溢出效应

作者:田玲  刘春林

现有研究多从试点地区的视角探讨环境试点政策,忽视了试点政策(尤其是命令型政策)"同伴"企业(兄弟城市企业)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本文以2012年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对象,探讨该命令型政策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该试点政策显著激发了同伴城市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并且,这种溢出效应要显著大于政策对试点城市的影响;同省份试点城市数量越多,传递给"同伴"的规范性压力就会越大,从而导致更强的溢出效应;该试点政策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于国有企业和污染行业企业更为显著。

10.女性董事长与公司审计师选择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作者:唐玮  陈思  周畅  姜付秀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女性高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不同于西方CEO中心主义,在中国,董事长掌握了公司决策权。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情境与公司实践,本文以2004-2017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审计师选择这一新的视角,实证检验了董事长性别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董事长更倾向于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以向市场传递自身能力及公司经营情况的正面信号,该效应在董事长权力更大、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时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丰富高阶梯队理论以及审计师选择影响因素等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管理启示。

11.收入的社区邻里效应研究

作者:解垩  宋颜群

本文从社区邻里效应视角解释中国当前相对贫困问题突出、收入阶层分化的现状,并为减少相对贫困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借鉴国外学者做法,本文使用Heckman两步法的推广方法来纠正自选择偏差,检验了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纠正自选择偏差后,收入的社区邻里效应显著存在,稳健性检验同样能够证实该结果,即优势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带来积极影响,劣势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带来消极影响;(2)社区平均学历、社区平均收入和社区贫困率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和门槛特征;(3)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程度较大,其可通过社会交互机制影响个体收入,社区邻里环境可解释个体间收入差异的50%以上;(4)社区邻里效应加剧了收入阶层分化现象,使得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集聚在不同档次的社区,且同一社区个体的收入表现出趋同化。未来扶贫工作应当关注社区邻里效应,以此来尝试减少相对贫困,促进不同收入阶层流动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