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工程科技>>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官网投稿)

简介
  • 期刊简称待设置
  • 参考译名待设置
  • 核心类别 高质量科技期刊(T1), 高质量科技期刊(T2), 中文核心(2023年版), 科技核心(2024自然科学), RCCSE(中文权威A+)(2023第七版), EI 中国期刊, CSCD核心(2025-2026),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 IF影响因子待设置
  • 自引率待设置
  • 主要研究方向待设置

主要研究方向:

等待设置主要研究方向
待设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双月刊)创刊于2001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该刊以传播新理论、新技术,探讨重大交通工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为宗旨。主要栏目:多式联运与综合运输、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工程应用与案例分析等。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tseit.org.cn202503期)

3、刊内电话:010-51684836

4、刊内邮箱:bhmao2006@bjtu.edu.cn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5813日星期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5年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所有稿件应经本刊主页(http://www.tseit.org.cn)提交,不接收其他方式投稿。

稿件要求

(1) 来稿应观点明确、数据真实、逻辑清晰,文字简练、通顺可读。初稿按本刊页面容量原则上不超过12页。

(2) 中文标题应在26字以内,后附英文标题;中文标题原则上不得有外文缩写、不要设副标题。标题下列出所有作者中英文姓名及工作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及邮编)。

(3) 摘要应重点介绍论文创新性工作和研究结论,包括:研究问题、采用的方法、创新点和主要结论等要素;不宜过多描述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文摘要有效(即剔除背景与意义描述后的)字数应不低于300字。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

(4) 论文应配5~6个中英文关键词,地名、外文缩写不能做关键词。

注:第1个关键词应在如下主词中选取:综合运输(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铁路运输(railway transportation)、公路运输(highway transportation)、水路运输(waterway transportation)、航空运输(air transportation)、管道运输(Pipeline transportation)、城市交通(urban traffic)、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物流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交通经济(transportation economy)、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第2个词为研究成果主词;第3个词为成果所采用的方法主词;第4个词为主要研究对象;第5~6个词为其他有利于检索的名词。

(5) 首页脚注应列出:

① 基金名称(中英文)及编号,基金编号数量不得超过2个。

②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在读博士生标注“博士生”即可);已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业工作者可在职称后标注“博士”,请勿误标“博士生”。

③ 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不能为在读学生);原则上,该地址应为通信作者工作单位职务固定邮箱。

④ 作者单位在同一一级单位下所属二级单位数不可超过2个。

(6) 公式应另行居中,且统一编号。公式与符号使用Mathtype公式编辑器,不用word自带的编辑器,字体用“Times New Roma”。为提高论文表达质量与评审效率,建议作者对模型多加提炼,控制全文数学符号规模。

(7) 图、表应为原创,且质量清晰、内容可读。不可采用互联网、已发表成果中任何有版权争议的图与表。图、表中文标题下须有英文翻译。

(8) “研究结论”应重点提炼研究得到的具体成果,不需再重复描述本文所做的工作。不可用空洞、主观的自我评价代替研究结论,原则上也毋需展望未来。

(9) 正文末尾应注明全部署名作者对文章的具体贡献。如:

作者贡献声明:作者甲:数据调研,建模,软件编写;作者乙:参与研究讨论,结果分析与论证;作者丙:研究架构设计与指导,结论审核把关。

(10) 参考文献应是与主题紧密相关、权威且最新的成果,包括本刊的相关文献。引用文献须逐篇指出文献所做的具体贡献,不可出现泛化性引用(如使用“开展了大量研究[1-3]”引用模式)。中文文献须配英译,原则上不引用教材,数量一般不超过15篇,综述性论文可适当放宽。文献类型应以单字母标识。

(11) 上传稿件须以word格式提交。稿件最后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单位、职称或身份(如果是学生,填写在读博士生或在读硕士生;注意在读博士生、在读硕士生是身份而不是职称,不可标“博士”“硕士”)、已获得的学位、E-mail地址、电话、地址等信息。

1:论文投稿流程

第一步:点击本刊网站首页左侧“在线投稿系统”下的“作者投稿”进入作者登陆系统。新作者需先注册一个账号,然后利用账号登陆,进入作者工作桌面。

第二步:在“作者工作桌面”下点击“投新稿件”(两种模式均可),勾选投稿确认书后点击同意,阅读版权转让协议后再点击同意(投稿时如未提交正式协议,正式录用时必须补交),“版权转让协议”上应有全部作者的亲笔签名;然后进入投稿的具体操作(遇到基金项目无法添加时,可忽略该步骤,但须在论文首页脚注标注清楚)

投稿时不需要按本刊页面(包括模板论文)格式排版,但须包含所有要素。

第三步:查询稿件状态可在主页上登录系统至“我的稿件”,点击稿件所在状态后将显示您稿件状态的具体信息。

2:本刊稿件处理程序说明

编辑部收到来稿后将进行预审查;达不到本刊要求和学术标准的稿件可能被“退稿”或“驳回重投”;“驳回重投”的稿件需要按提出的问题修改后重新提交。初审合格者将获得稿件编号,进入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包括对稿件进行形式要素审查和全文查重。形式审查合格(不是录用)后,方可进入专家审查(外审)程序。

作者收到编辑部反馈的每轮专家审查意见后须对所有意见做出认真响应,并提交用于复审的、正式而详细的修改说明报告;请勿将对审稿专家意见的回答直接写入修改版论文。未充分响应审稿意见的修改稿不能进入复审程序并将被视为退稿。

稿件可能需要经过多轮审议与修改。终审通过后方有机会被录用,收到拟录用通知后需及时提交正式版权转让协议及按要求缴纳版面费。篇幅超过标准版面7页的论文会根据超过量加收版面费,建议作者投稿时优化论文表达逻辑、精炼论文文字。论文编辑出版期间,作者有义务配合责任编辑对内容进行全面润色,直到正式发表。不配合修改的作者,论文可能因达不到出版要求被无限期推迟刊出。

3:初审时“驳回重投”常见问题

1)格式及提交的相关数据不符合要求。请严格按我刊主页上“投稿须知”的要求提交文稿;如标题过长,标题不可包含英文缩写,标题通顺性存在问题,通信作者邮件地址须采用单位职务邮箱,资助项目应按级别“先高后低列出,投稿作者和通信作者邮箱与论文中所标邮箱不符,作者信息不全,等。

2)摘要需重写。摘要应描述论文自身所做的创新性工作与研究得到的、具体的创新性结论,不要在此高谈阔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也不要将自我评价当结论。摘要有效字数不得低于300字。

3)全文组织较差。建议聚焦主题,对教科书式的非创新内容予以删除或精简,得到的重要结果需深入剖析、解读,无解读的中间结果、不必要的公式推导过程应尽量省略,原则上应控制公式与图表总数,以避免降低论文的可读性。请注意我刊对超出标准排版篇幅的部分额外按页加收版面费。

4)参考文献格式及引用不符合要求。引用文献应是关联度高、权威的文献,包括本刊在该领域的重要文献;文献须逐篇评述,严禁批发引用;请删除没有实际性评述的挂角引用。尽量不引用教科书。非综述性文章的文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5篇。

5)小结空洞无物。结论应聚焦提炼论文研究得到的、具体的创新性结果;不要将周知的常识当成结论,也不要随意自我评价自己的工作,如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结果能有效降低,提高水平、“本文研究拓展了”等自我评价并非研究结论。

 

精彩点评摘录 查看所有点评明细
  • 2023/6/9 8:41:25
    对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的点评:
    有没有最近投稿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该刊从投稿成功到收稿,需要多久时间?
  • 2025/4/15 19:44:19
    bio对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的点评:
    对论文的质量要求高,如果质量较好,审稿周期会比较短,我24年1月18投稿,初审2天,外审一个月,修改完3月4号提交复审,12号就收到交版面费通知。
查看更多点评明细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