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hjby.ac.cn(202502期)
3、刊内电话:028-82850364
4、刊内邮箱:bjb@swip.ac.cn
5、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15日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征稿简则
【2025年01期信息】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季刊)是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会刊,是中文物理学类、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主办,198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源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源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源刊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源刊。本刊本着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介绍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成果推广、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受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实验、工程与诊断技术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以及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时也刊登低温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
来稿要求
1.《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目前设置“核聚变工程”和“等离子体物理”两大栏目,要求来稿必须为受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的理论、实验、工程与诊断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物理方面的原创性论文。论文所载成果须具有独创性和可验证性,能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篇幅控制在6个版面(约8000字)内。
2.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务求立意新颖,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来稿文字力求简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图表清晰。来稿文字要求采用简化汉字,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为准。
3.来稿必须要素齐全,题目、作者、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正文和参考文献不可或缺。题目要简明要,建议中文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标题不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摘要须写成叙述性文摘(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有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需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若有基金资助,请注明基金名称和编号。
4.请采用阿拉伯数字对稿件的结构进行分级编号,最多可分3级。
5.在来稿中请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物理量用法定符号表示,在图表中用量与单位的比值表示数值,即量与单位之间用“”相隔,如E/keV。来稿中图需清楚明了,坐标、曲线、数字需准确无误;照片需要色彩分明,层次清晰;来稿中表采用三线表,注明表号和表题。对来稿中的数据,选取图或表两种形式中的一种表述,切忌同时表述。
6.文中参考文献请按CAJ-CDB/T1-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著录。著录项目和格式另刊。
7.来稿请提供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如有)的个人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等。
8.来稿请用Word排版,公式采用Mathtype格式。请同时上传Word版本和PDF版本的稿件。
注意事项
1.《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当前只接收电子稿件,作者投稿须登录本刊网址www.hjby.ac.cn进行相关操作。从收稿之日起4个月内决定稿件可刊登与否,若超过4个月稿件未被录用,作者可改投它刊。作者收到稿件修改通知,请及时将修改稿发回编辑部,逾期2个月不发回,编辑部认为作者不同意发表,作自动退稿处理。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适当修改。
2.来稿一经刊登,版权归属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编辑部,本刊编辑部将按国家相关规定向第一作者支付稿酬,并赠当期《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杂志6本。
3.来稿涉及作者署名权和保密问题由作者本人负责,本刊不承担相应责任。
4.请勿一稿多投。
5.欢迎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和低温等离子体研究和教学的专家、学者、教师、科技人员投稿。
6.编辑部电话:(028)82850364;E-mail:bjb@swip.ac.cn;期刊网址:www.hjby.ac.cn。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2025年02期信息】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均,陈绍业,王凤翥,等.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俞莹.核设备的退役与去污[R].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986.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王惠山,姜韶风,卢大伦.氢中性束在等离子体中透射情况的分析与计算[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8,18(3):30.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Kayeyama M. Incompatible displacement methods [A]. Spriet JA. 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Structure Mechanics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3.43.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GB3100-3102-93,量和单位[S].
5.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8]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6.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注:示例题名后“[]”内的字母为文献类型标识:M(专著);C(论文集);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W(在线出版的论文或资料);Z(未定义类型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