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教育科研>>教科管理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官网投稿)

简介
  • 期刊简称待设置
  • 参考译名待设置
  • 核心类别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不收版面费,匿名审稿,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 IF影响因子待设置
  • 自引率待设置
  • 主要研究方向待设置

主要研究方向:

等待设置主要研究方向
待设置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双月刊)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上海科技馆主办。该刊着力反映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行业有关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以及博物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高层论点、专题论坛、研究论文、综述与述评、活动·课程、实践探索等。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6期)

http://sciedumuseum.chinajournal.net.cn

3、刊内电话:021-68543017

4、刊内邮箱:sciedumuseum@sina.com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版。

6、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7、微信公号: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535日星期三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征稿简则

202406期信息】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Science Education and Museums) 是一本基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开展科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学术性、综合性双月刊(lSSN 2096-0115 CN31-2111/N )。 本刊着力反映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行业有关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以及博物馆学的研究成果,旨在加强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运营管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公众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水平,提升博物馆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推动全行业整体发展,更好地向全社会提供高水平的展览教育服务。

为将本刊办成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期刊, 现热忱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博物馆同仁和从事博物馆相关产业的从业者惠赐最新研究成果, 共同参与学术探讨和交流。同时,为保证学术质量与品位,体现选稿的公正性与透明度,本刊坚持学术规范,来稿按“双盲审”制度进行审查, 由主编或编委会讨论决定采用与否。因本刊人手有限,来稿不一一回复,稿件如两期未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

一、栏目设置

专题论坛(Feature

由编辑部撰写导读,隆重推出的一组观点新颖且功底扎实的重要文章。

高层论点(Expert View

对国家相关政策、行业规划的分析解读,对业界前沿问题的深度论述。

专家讲堂(Lecture

对近期博物馆学和科学教育、科学传播领域讲座、培训的内容整理,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

综述与述评(Review and Comment

对自然科学博物馆功能发挥和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的评论与争鸣。

研究论文(Research

相关专业研究论文或专题考察报告,要求符合规范、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数据翔实、分析深入。

科学文化与传播 (Scientific Culture Communication

探索科学研究、科学政策、文化思潮在科学传播中的表现, 从而为阐明科学文化的形成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展项研发(Exhibit

介绍博物馆、会展企业及相关科研人员围绕展项所做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关注创新理念和科技成果的应用。

设计现场(Design

秉持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理念,深入探寻当代精品陈列展览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思维逻辑,营造项目供需双方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围。 力图贴近现场、直击人心,可以是设计师或策展人的手记、随笔,也可以是专家学者的解读、点评。

活动·课程(Course

秉持馆校结合的理念,分享当代优秀科学教育活动及课程的案例,探索其开发背后的教育观点和设计思维,促进线上线下多元人群与科学技术博物馆的有效衔接。 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展览的教育项目,如解说和诠释、学习单、多媒体导览等;可移动式教育项目,如科学实验、戏剧表演、教具和出版物等;分众教育项目,如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和特殊人群的独特教育资源;线上教育项目,如网络游戏、慕课等。

实践探索(Case Study

对博物馆研究、收藏、展示、教育、管理等工作实践和业务项目的总结归纳、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

观察笔记(Observer

对中外特色博物馆的介绍,突出其对同行的借鉴与启迪。

书评·书讯(Book

对博物馆、科学文化等相关书籍的推介。

动态信息(Information

国内外博物馆及相关行业动态、会议信息等。

二、稿件体例

1.文章标题:中、英文,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中、英文,题目下面附上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及部门名称,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摘要:中、英文,100300 字为宜。

4.关键词:中、英文,35 个。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 11.1、(1)。

6.正 文 文 字 : 文 章 长 短 自 定(5 00010 000字为佳),版式采用 A4 纸张,正文字体为五号宋体。

7.数字用法: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农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附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文字性说明;在正文中明确安插图、表的位置并以电子文档形式另附;图、表应尽量保证较高清晰度,符合排版印刷要求。

9.参考文献:依据 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并按文献出版先后次序附于文后,其序号为[1][2][3]……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示例如下:

A 图书

[1]甄朔南.甄朔南博物馆学文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2]蔡庆良.原生形、次生形、再生形玉器的讨论[M]//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古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59-79.

B 论文集、会议录

[3]Gray Bowman. Using commodity hardware as an affordable means to track on-site visitor flow [C]//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Museums and the Web.Portland: 2013.

C 科技报告

[4]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Museum as economic engines[R]. Washington, D.C.: 2017.

D 学位论文

[5]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E 期刊

[6]刘武,郑良,姜础.元谋古猿牙齿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其在分类研究上的意义 [J]. 科学通报,199923):81-88

F 报纸文章

[7]谈家桢.下大决心推进教育创新[N].文汇报,2002-11-205.

G 专利

[9]陆思良,周天昊,苏杰,等.一种冒泡排序算法演示装置:201710723948.3[P].2017-11-24.

H 标准

[10]国家文化部.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22-2006[S].2006-10-01.

I 电子公告

[8]History Museum of Burke. Bylaw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EB/OL]. (2018-06-09). http://www.thehistorymuseumofburke.org/?page_id=43.

三、其他事项

1.获得国家科研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附于文后。

2.文后需附上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现供职单位全称和职称、学历、研究方向,以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3. 译稿请事先征得翻译版权并在文后予以说明,如隐瞒情况出现版权争议,责任由译作者自负。

4.请勿一稿多投。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编辑部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2000 号上海科技馆 2 号楼

邮政编码:200127

投稿入口:http://sciedumuseum.chinajournal.net.cn

电子邮箱:sciedumuseum@sina.com

联系电话:021-68543017

精彩点评摘录 查看所有点评明细
  • 2025/8/29 10:22:38
    想读博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我要来吐槽这个期刊,我的文章研究博物馆,做的事问卷结合访谈写的。也是下了功夫的,做了3个月的实地考察,然后退修意见说写得像调研报告,然后又说我列子普适性有待考证,但是博物馆本身就是分日常展和特展呀,我只是举例子了一个特展然后日常展我也有讨论。真的很扯,而且我有一个讨论是“通过问卷发现,问卷的过半人数在参观博物馆之前都看过博物馆的相关报道,且留下印象,说明媒体报道对博物馆参观或多或少对参观意愿有影响”,就这个结论说我过渡推理???太扯了我可是根据数据说话的。最后我还是按照要求反修了,但是我自己的见解我也有所保留,在反修说明里面进行了阐述。可能没有完全迎合编辑部把,反修第二天就退了,真的编辑部水平有待考证,很外行。
  • 2024/10/9 15:46:58
    泥猴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投稿体验良好,初审1个月内,外审一周返回了意见(外审意见也算专业),修改后2个月内通过副主编复审,副主编复审完成后录用。供参考。
    小橙子2025/5/6 15:38:31
    友友,我2024年第6期刊发的,为啥到现在还没收到稿费呢[流泪]
  • 2024/9/15 8:17:55
    乐府令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和朋友合作的文章,编辑部及时反馈修改意见,改了2轮,拟录用待刊
    乐府令2025/3/27 23:06:42
    稿费800元
  • 2024/8/8 11:00:17
    Doct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系统投稿,两周内出结果,但退稿没有给出理由和审稿意见。
  • 2024/7/10 17:07:41
    接迅速审稿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显示副主编审查一个月了没有后续,有类似情况的uu知道怎么回事吗?
    学术垃圾搬运工2024/7/17 14:48:07
    我也是这种,打了电话之后才给我退修的,怀疑编辑根本就没看系统里的投稿
    接迅速审稿2024/7/18 11:05:19
    你打的是021-68543017这个电话吗,我打了根本没人接
    学术垃圾搬运工2024/7/18 14:57:42
    我打的是传真的那个号码
    接迅速审稿2024/7/18 16:38:11
    好的谢谢您,我现在也去联系一下,请问是打了电话给您返修还是退稿呢?
    学术垃圾搬运工2024/7/22 14:05:25
    系统内返修
  • 2023/12/23 19:42:10
    努力发C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审稿快,回复快。本身我的4月已经复主编审理但一直没有消息,我9月打了个电话咨询之后很快就见刊了。
    123452024/4/14 9:13:29
    你好学友,请问是显示副主编审理 下一阶段直接编辑部处理是大概率审核通过了吗,我的是编辑部待处理后半个月了,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接迅速审稿2024/7/18 11:16:03
    请问您现在是进入了什么阶段,一直副主编审理
  • 2023/10/25 20:13:58
    学术辣鸡专卖店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5月第一次投,之后分别让修改了两次,都在7月前修改完毕,9月退稿,退稿理由是与之前收录的相关文章类似,缺少创新点,但是我感觉……都让我修改两次了,这才说跟之前的类似吗?可能是看我修改不好所以随便找了个理由退稿吧。
  • 2023/9/27 9:09:09
    投稿的憨憨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整体良好,官网投稿反馈较为良好。
  • 2023/4/12 15:58:19
    新用户(ID:477469)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虽然不是核心期刊,但是审稿规范,审稿人的建议非常中肯客观,能让你收很大收获。这期刊很喜欢观点新颖的文章,没有学校和学历歧视
  • 2022/10/18 15:19:50
    新用户(ID:477469)对科学教育与博物馆(原:自然与科技)(不收版面费审稿费)的点评:
    7.10投稿,一个月后收到退修通知,但是系统里7.20就外审结束了。9.7现实被录用,但是目前没有进一步消息,编辑部电话无人接听,也可能从来不接听
    新用户(ID:477469)2023/4/12 15:39:10
    2023年第一期刊出,昨天收到800元稿费,从投稿到出刊8个月。期刊不要版面费,感觉没有任何歧视
查看更多点评明细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