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w.kpcswa.org.cn/index.html
(202501期)
3、刊内邮箱:kepuchuangzuo@126.com
4、刊内电话:010-62103257
5、刊内微信公众号:中国科普研究所(KPLLYSJ);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kpzj010)
6、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出版。
7、咨询过编辑部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2025年7月10日星期四
《科普创作评论》2025重点专题征稿启事
【2024年04期信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以期刊为阵地,充分发挥“以理论夯实基础,以评论引导发展”的功能,推动我国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科普创作评论》将开展以下重点专题征稿。
一、征稿主题
(一)高士其等科普名家作品研究
(二)院士专家开展高质量科普创作研究
(三)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创作研究
(四)新疆科普70年、西藏科普60年优秀作品巡礼
(五)“新大众文艺”视角下的科普创作研究
(六)前沿科技科普作品研究
(七)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普创作研究
(八)优秀科普科幻作品海外传播策略与案例研究
(九)2024年以来获得重要奖项的原创科普作品评论
征稿要求
所有稿件均要求原创首发。学术论文稿件需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精练,格式规范,不少于6000字;观点类、创作谈、书评类稿件一般不少于4000字。特别欢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科普工作者、科技记者等踊跃来稿。
投稿要求及更多注意事项请参见封三投稿指南。
三、截稿时间
本次征稿为2025年重点专题征稿,全年进行,不设截稿时间。
联系人:邹贞、齐钰
联系电话:010-62103257
投稿邮箱:kepuchuangzuo@126.com
《科普创作评论》征稿启事
【2024年04期信息】
《科普创作评论》聚焦国内外科普、科幻作品的研究和评论,关注新现象、新趋势、新问题,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文学性、艺术性、引领性和创新性。
创作研究
刊发科普科幻作家、作品及创作现象的研究论文。
书评
刊发科普科幻图书的学术书评,选书以近五年获相关领域重要奖项的科普图书为宜。
编创手记
刊发科普科幻作品(包括图书、影视等)的创作谈与编辑手记。
国际视野
刊发国外科普创作研究稿件。翻译类稿件请先将稿件大纲提交编辑部,审阅通过后,译者需自行处理版权问题,再提交完整稿件。
史料
深度挖掘有价值的科普科幻创作、评论、研究史料,可以论文、记录、访谈等形式呈现。
封面征稿
征集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图片稿,绘画、剪纸、摄影、空间艺术等均可,内容要求健康向上,画面干净,分辨率不小于300dpi,CMYK色彩模式,图片文件最好为TIFF格式且不小于5M。
注:
1.稿件、封面图均要求原创首发,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稿件应符合学术规范及《科普创作评论》征稿要求,如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人身权行为,作者应负全部责任。
2.稿件应思路清晰,学理性强,观点独到,具有启发意义。论文稿件字数不少于6000字,书评、创作谈、史料类稿件字数不少于4000字。
3.本刊坚守客观评价立场,谢绝商业稿件、人情书评。
4.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时声明。
5.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初审通过后,送相关专家外审。
6.来稿一经刊用,本刊支付稿酬并赠送两本样刊。凡揭载于本刊的稿件,著作权由编辑部和作者共同享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在稿酬中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本刊授权第三方使用、转载、汇编出版图书或网络传播等,请在来稿时作特别声明,未声明者,视为作者同意。
7.来稿请附作者单位、职称信息及邮箱、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络。
投稿邮箱:kepuchuangzuo@126.com。
8.详细投稿要求见《科普创作评论》网站投稿指南:http://sw.kpcswa.org.cn/Sub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