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政法外交>>法律

法医学杂志 (官网投稿)

简介
  • 期刊简称待设置
  • 参考译名待设置
  • 核心类别 AMI扩展(2022版), 中文核心(2023年版), CACJ-扩展(武大版应用核心2023版), 科技核心(2024自然科学), RCCSE(中文核心A)(2023第七版), CSCD扩展(2025-2026),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匿名审稿,
  • IF影响因子待设置
  • 自引率待设置
  • 主要研究方向待设置

主要研究方向:

等待设置主要研究方向
待设置

《法医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7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主要栏目:述评、综述、论著、案例分析、案例报道等。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fyxzz.cn202502期)

3、刊内电话:021-52360413;52361148转

4、刊内邮箱:fyxzz@ssfjd.cn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

2025814日星期四

                                                    

 

《法医学杂志》撰稿要求(2025年版)

【官网信息】

 

本刊采用《学术论文编写规格》(GB/T 7713.2—2022)推荐的格式。本撰稿要求以论著为例,其余类型稿件中涉及的项目请参考以下格式要求。

论著稿件内容和顺序排列: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中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英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

1  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论文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著录,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用隔开。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0135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K16B02

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包括:作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简历信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等)和联系信息(电子信箱)三部分,其中基本信息是必需的(民族为汉族的可省略)。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志。例: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医学研究;E-mail***@***.***

如需标明通信作者的,可在作者简介:项后加通信作者:项,所列内容同作者简介

3  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避免使用“……的研究”“……的探讨此类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一般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相对应。英文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4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作者署名及单位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

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顺序排列,多位作者间用隔开,不同单位(包括同一单位不同科室)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相应单位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换行后列出作者单位官方全称,单位具体到二级部门,单位名和科室名后排列所在省份、城市及邮编,作者单位间用隔开。例:

张召晖1,常云峰12,周晓蓉1,邓振华1

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系,湖南 长沙 410013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双姓(包括夫姓+父姓”“父姓+母姓)中加连字符。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例:

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FAN-XU Li-tai(范徐丽泰)。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英文部分中的作者单位还应在城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用隔开。例: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5  摘要

摘要中的信息应与正文相一致。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中文摘要的编写应执行《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86)的规定,报道性文摘(论著、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等)要求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研究简报、经验交流、案例报道等不需要摘要。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的主要信息相对应。注意使用符合语法的英文,尽量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方法和结果部分通常用一般过去时态,结论部分通常用一般现在时态。

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志,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志。

6  关键词

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关键词标引应从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用规范词,中文译名可参照术语在线(https://www.termonline.cn);未被词表或术语在线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进行标注。关键词中缩写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SCI”应标注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中文、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应冠以“Keywords作为标志。例: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放射学;线性模型;身高;颈椎

Keywords forensic anthropology; radiology; linear models; body height; cervical vertebrae

7  正文

7.1引言

阐明研究的背景(即问题的实质和意义)。阐述研究或观察的具体目的或目标,或研究假说。只引用直接相关的参考文献,不要涉及文中报告的研究数据和结论。

7.2材料(对象)与方法

该部分的指导原则是清晰描述如何以及为何以某种特定的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部分应力求足够详细,从而使其他获得这些资料的人能够重复出结果。一般来说,该部分应该仅包括制定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时可用的信息,而研究期间所得的全部信息应归在结果部分。

方法部分应该包括一项声明,说明该研究已得到独立的地方、区域或国家审查机构(如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7.2.1受试者的选择与描述

应清晰地描述观察或研究对象(人体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样本)的选择,包括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对来源的说明。由于在研究设计时不一定知道年龄、性别或种族等变量与研究的相关性,研究者应尽量在各种类型的研究中纳入代表性人群,至少提供这些变量及其他相关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数据资料。应评论研究样本在更大范围研究人群中的代表性。

7.2.2技术信息

应清晰地描述观察或研究对象(人体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样本)的选择,包括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对来源的说明。由于在研究设计时不一定知道年龄、性别或种族等变量与研究的相关性,研究者应尽量在各种类型的研究中纳入代表性人群,至少提供这些变量及其他相关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数据资料。应评论研究样本在更大范围研究人群中的代表性。

7.2.3统计学

详细描述统计学方法,使有相应专业知识的读者能通过访问原始数据来判断该方法是否适合该研究,并核实所报告的结果。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的参考文献应尽可能是权威著作(标明页码)。具体介绍所使用的统计软件包及其版本。

统计学符号执行《统计学术语》(GB/T 3358.1~3358.3—93)的规定。常用术语及相应符号示例:样本量n;样本观测值xy;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st检验;F检验;χ2检验;相关系数r;决定系数R2;概率P

7.3结果

按照方法部分描述的逻辑顺序在正文和图表中呈现主要或最重要的研究结果和发现。不要在正文中重复图表中的所有数据,但需强调或概述最重要的观察结果。凡在方法部分提及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都应提供数据。附加或补充材料及技术细节可以电子版发表。

数值结果不仅要给出计算所得数值(如百分数),还要给出其据以计算的绝对数。仅需列出用于解释文章论点和评估支持性数据的图表。

7.4 讨论

应当以简要总结主要结果作为讨论的开头,进而探讨可能的机制,或对这些结果给出解释。强调研究的新发现和重要方面,并结合全部相关证据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探讨研究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酌情讨论变量(如性别)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或与研究结果的关联,以及数据的局限性。不要重复具体数据或在稿件的引言结果等其他部分已经给出的其他信息。

将结论与研究目的联系起来,但要避免在数据尚不充足时妄下断言和结论。尤其要区分实践意义与统计学意义,避免陈述经济效益和成本,除非稿件中包含相应的经济数据及分析。避免对尚未完成的研究宣称或暗示具有优先权。如果理由充分,可提出新的假说,但要明确指出这是新的假说。

8  执行专项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8.1 标题

研究类文章一般分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案例报道一般分为案例讨论两部分。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标题要有标题名。采用四级标题,引言不排序。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级标题用“1.11.2……”排序;三级标题用“1.1.11.1.2……”排序;四级标题用“1.1.1.11.1.1.2……”排序。其后用1),(2),……”,可无标题名,连续表述。

8.2 医学名词和缩写

参照术语在线发布的术语名词,暂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第3版)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第一次在摘要和正文中出现时应以中文全称(英文全称,缩写)的方式描述。

8.3

执行《学术出版规范 插图》(CY/T 171—2019)的规定。文中插图应具有自明性,要有图序和中英双语图题。投稿时将原始图片单独上传,分辨率在300 dpi以上,为JPGTIFF或其他可被Photoshop软件编辑的格式。线图应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适当,照片图应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度,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中文字、符号、坐标的标值及标值线必须清晰。标目采用国家规范的物理量,物理量要列出名称和单位符号。全文只有1个插图时仍应编号,图的内容与数据不要与表格内容重复。例:

1 小轿车撞击骑车人过程中人体各部位受力曲线

Fig. 1  Stress curves of various parts of human body in the process of car hitting cyclist

8.4

执行《学术出版规范 表格》(CY/T 170—2019)的规定。表格应具有自明性。表题用中英双语,表中文字尽量使用中文,若使用符号和缩写,应在表注中解释或注明其中文全称。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内栏目为物理量时,应列出物理量的名称和单位符号。表中数据的单位一致时,可将单位用圆括号标注在表题下方(即表的右上端)。表中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位数应一致。表注置于表的下方,采用“1),2……”的形式,不用*#、△、★等符号。例:

8.5 数学、物理、化学式

公式应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排序号,序号以圆括号形式标注于该式所在行的最右边。较长的式子在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后转行,不得已时可在dx/dt等符号前转行。

8.6 标点符号

执行《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的规定。不可出现冒号套冒号的情况,如:病理诊断:脑:淤血、水肿;肺……”。不可将冒号与比号混用。正确使用连接号,例:CAJ-CD1 000~1 500 kg1998—2006年。

8.7 数字用法

执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和《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2008)的规定。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修辞词语,概数的临近数字,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含月日表示时间和节日的词组,无统计学意义的数字用汉字。例:(1)数值范围5~103×103~8×103;(2)百分数范围20%~30%、(30±5%;(3)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3.6 mA;(4)偏差范围(25±1 ℃;(5)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3 cm×4 cm×5 cm

四位以上的整数或小数,每三位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在相同图表中的数字,请统一小数位数。

8.8 量和单位

执行《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0—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101—93)、GB 3102.1~3102.10—93等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量符号(除pH外)均以斜体字母表示,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字母表示。例:

血压计量单位使用kPa(同时在kPa之后以括号形式给出mmHg为单位的量值)。时间单位为sminhd。质量单位为kg。重量单位为N。旋转速度正确的表示形式为离心半径10 cm1 000 r/min,离心5 min”“1 000×g离心10 min”。浓度单位为mol/Lmmol/Lμmol/L等。质量浓度单位为kg/Lg/Lmg/L等。

9  参考文献

执行《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9.1 参考文献标注法

1)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根据情况可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进行标注:

薛社普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棉酚对人类的抗生育效果达99%[1-24]

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1]

2)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标注在图的说明和(或)注释中,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若必须使用文献中的图片,应提供图片的版权授权证明。

3)表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若必须在表中标注,可另列一栏并将引文序码置于方括号中,以避免与表中其他数字相混淆。

9.2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根据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参考工具K,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其他Z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如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例:[M/CD]光盘图书,[DB/MT]磁带数据库,[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DB/OL]网上数据库,[EB/OL]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9.3 参考文献编排格式举例

9.3.1普通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告、汇编、参考工具

[1] 马绪臣.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M].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34.

MA X C. Imaging diagnosi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medicine[M]. 3r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032-34.

[2] BUTLER J M. 法医DNA分型专论:方法学[M].侯一平,李成涛,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64.

BUTLER J M. Advanced topics in forensic DNA typing Methodology[M]. HOU Y P LI C T transl. Beijing Science Press2013:164.

9.3.2 期刊文章

[3] 毛丹蜜,周南,郑大,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建议指南(试行稿)[J].法医学杂志,2020361):6-15. doi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03.

MAO D M ZHOU N ZHENG D et al. Guide to the forensic pathology practice on death cases related to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trial draft[J]. Fayi-xue Zazhi2020361):6-15.

[S0)表示该卷仅1期增刊,(S2)表示第2期增刊]

9.3.3 报纸文章

[4] 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XIE X D. New ideas of creative learning[N]. People’s Daily1998-12-2510.

9.3.4 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法医学尸体解剖:GA/T 147—199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utopsy in forensic medicine GA/T 147—1996[S].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2009.

9.3.5 专利

[6] 邓一刚. 全智能节电器:200610171314.3[P].2006-12-13.

DENG Y G. Full intelligence economizer 200610171314.3[P]. 2006-12-13.

9.3.6 析出文献

[7] AMI D NATALELLO A DOGLIA S 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icrospectroscopy of complex biological systems From intact cells to whole organisms[M]// UVERSKY V N DUNKER A K.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 analysis Methods and experimental tools. Totowa Humana Press201285-100.

9.3.7 电子文献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 截至218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EB/OL].2020-02-19[2020-03-19]. 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002/8f2cf d17f4c040d89c69a4b29e99748c.shtml.

Health Emergency Offic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test developments in epidemic situation of COVID-19 up to 2400 on February 18[EB/OL]. 2020-02-19[2020-03-19]. 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002/8f2cfd17f4c040d89c69a4b29e99748c.shtml.

发布日期:2025-01-01

 

《法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收稿范围

《法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主办、《法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刊物(双月刊)。本刊诚征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物化学、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等学科未发表过的论著、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学术争鸣、综述、研究简报、经验交流、案例报道、教育与管理等相关中文稿件。对于国家级攻关项目、重点科研项目以及重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形成的论文经审定后,将优先发表。

投稿及收费

1)本刊仅接受投审稿系统(www.fyxzz.cn)投稿,作者可通过投审稿系统查询稿件处理进度。为方便联系,投稿时请留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稿件处理期间作者如地址搬迁、联系方式改变请及时通知本编辑部。

2)新投稿件需附单位证明”“作者贡献声明”“利益冲突声明”“伦理审查声明文件。

3)本刊为OA期刊,对确定刊用的稿件按照国际惯例收取一定费用(600/黑白页面),刊印彩图者需另付适量彩图印制工本费(200/图),稿件经刊载后酌付稿酬(含光盘版和各网络数据库版稿酬,200/页),另赠当期杂志1~2册。

编辑评审

1)本刊一般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SMLC大雅相似度分析论文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学术不端审查。请勿一稿多投。如发现同一稿件在其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刊出,本编辑部2年内不受理该作者的稿件,并向其所在单位及相关期刊通报。

2)本刊采用双盲的同行评议,稿件录用率约_30%_。作者投稿成功后,编辑部将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不符合本刊学科范围或有明显缺陷的论文将被退回。本刊对通过初步审查的稿件进行同行评审,稿件将被发送给至少2名专家进行匿名外审。作者必须依照审稿专家的意见逐条修改。来稿发表与否由主编最后审定。编辑部将根据学术质量和评审意见,公正地选择稿件。

3)本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一般3个月内会将录用、退修或退稿意见通知作者。只有接到本刊退稿通知后,作者方可将稿件自行处理。如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任何审稿意见者,请来函或来电至本刊编辑部查询。

4)依照我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作者如不希望删改,请声明。

5)编委、编辑投稿必须同样遵守期刊的所有评审和编辑程序。编委、编辑不得参与本人及其家属、同事撰写论文的评审工作、编辑工作及录用决定。同行评审必须独立于相关作者、编辑及其研究小组进行。

6)作者对编辑审稿意见持有异议的,可以进行申诉。作者需要撰写申诉意见书,注明稿号,发送至fyxzz@ssfjd.cn。意见书须陈述详细的申诉理由,包含对审稿意见全面合理的解释,并由作者所在单位盖章后生效。编辑部将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收申诉。

更正与撤稿

1)印刷发表的文章均被视为最终版本。本刊一般不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更正或撤稿。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如下所述),也可以更改或撤稿。

2)更正。如果文章内存在无意的科学性错误,并且不会对文章的结果和结论造成重大影响,编辑部会尽快在期刊上发表更正启示,详细说明对原文所做的更改,并注明文章的出处。本刊会发布更正后的新版本的论文,并在新版中详细说明对原文章的改动,注明更新日期。更改前的版本也会存档,读者可以直接获取,但引用时,应引用最新版本的文章。

3)撤稿。以下情况,编辑部会对文章进行撤稿处理并发表撤稿声明:1)当文章内有严重的科学性错误,以致文章的结果和结论不可靠时;2)对于涉嫌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编辑部会启动调查并发表声明告知读者该文章存在风险。调查结束后结果将被公开。如果确认该文章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将采取撤稿措施并发表撤稿声明。

开放获取政策

《法医学杂志》2022年转为开放获取期刊,在这之后的所有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在我刊网站永久供读者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使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Creative Commons),允许第三方用户按照署名(BY)-非商业性使用(NC)-禁止演绎(ND) 4.0 (简称CC BY-NC-ND 4.0)的方式,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本作品。只要遵守许可协议条款,许可人就无法收回这些权利。需要遵守的条件如下:使用者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提供指向本许可协议的链接,同时标明是否对原始作品作了修改。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来署名,但是不得以任何方式暗示许可人为其使用背书。不得将本作品用于商业目的。如果将作品再混合、转换,或基于该作品进行创作,则不可以分发修改作品。作者有权按照CC BY-NC-ND 4.0协议分享、使用他们的文章。有关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详情请访问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版权安排

1)来稿一经录用,作者需签署《著作权转让声明》(此页面底部可下载模板),并对稿件清样进行核对和签字,然后尽快发回编辑部。

2)自论文投送至《法医学杂志》编辑部之日起,作者同意将文章的著作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及相关财产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法医学杂志》。《法医学杂志》对文章的部分或全文具有但不限于以下使用权:汇编权、发行权、复制权、翻译权、网络出版及信息传播权等,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数据库系统检索和收录。

3)本刊已加入国内外多个大型数据库系统。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由本刊统一纳入各信息服务系统,故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和网络形式同时出版,如作者不同意将自己的稿件纳入各数据库,请在投稿时书面声明。

存储政策

本刊2017年第6期及以后的文章都进行了数字化存档,期刊网站上均可免费阅读和下载,并且实行开放获取,采用CC BY-NC-ND 4.0协议界定用户权利。1985-2017年第5期文章可以在本网站阅读摘要,暂不实行开放获取。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所有信息也在编辑部进行了备份。其他所有相关材料,例如作者提交论文时提供的额外信息及表格,均在编辑部留有存档。本刊论文同时可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超星域出版平台、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host)全文下载。一旦本刊出现停刊的情况,读者可以从上述平台获取过刊文章。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