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集刊大全>>文化艺术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 (官网投稿)

简介
  • 期刊简称待设置
  • 参考译名待设置
  • 核心类别 AMI入库集刊(2022版) , CSSCI收录集刊(2025-2026), 知网收录, 目次收录(维普),
  • IF影响因子待设置
  • 自引率待设置
  • 主要研究方向待设置

主要研究方向:

等待设置主要研究方向
待设置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季刊),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始创于1998年,其办刊宗旨为:着力反映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的最新动态,发表中外学者研究外国文学、语言学和词典及翻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组织与外语研究有关的专栏讨论,沟通中外学术界的联系。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3、知网系统:https://pfdw.cbpt.cnki.net

4、出刊日期:季刊,一年出版四期。

2024223日星期五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新文科的理念给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也对传统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范式和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区域国别研究、翻译学成为交叉学科中的一级学科,更是对传统的文科门类的整合与创新提出了更多的新议题。为更好地顺应当前学科发展的形势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计划自2023年起由半年刊变更为季刊,同时将设定更具整合性的议题进行定向征稿。2023年,我刊的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叙事与传播:叙事学、翻译理论及典籍译介、符号学、词典学

流散与身份:族裔文学、空间研究、性别研究、越界与阈限性、城市新移民的语言身份建构

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比较文学的视域与方法论、典籍外译与传播、术语学、双语词典研究、跨文化交际

区域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国别区域研究理论、外语学科的区域研究路径、具体的区域国别研究实例

共同体意识下的外语研究:共同体理论内涵与外延、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共同体、外语学科的跨学科建设

中国当代思想文化中的世界性因素: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海外中国学研究、文化全球化

语言研究的跨学科融合:数据驱动的语言学研究、数字人文研究、语言学交叉学科研究、认知翻译学研究

投稿请在本站进行(https://pfdw.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PFDW),点击左侧栏“作者投稿系统”,完成注册并投稿。自202221日起,本刊将不再接受邮件投稿。请欢迎各位学者不吝赐稿,继续支持和关心我刊的发展!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正文中不得出现作者单位、姓名、邮箱、电话等个人信息。

文本需具备下列部分:中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如有)。格式要求如下:

一、全文

字号:中文(除脚注外)一律用宋体5号简体,注意是“钱钟书”,而非“钱锺书”;英文字体一律用Times New Roman 4号;脚注由WORD文档自然生成;

字体:英文书名用斜体,英文文章名用正体,中文书名和文章名一律用正体和书名号;

行距:正文行距单倍;小标题上下各空1行;

标点:中文段落用中文标点,英文段落用英文标点,尤其注意省略号(中文为“……”,英文为“…”)和句号(中文为“。”,英文为“.”)的用法。

作者信息统一置于参考文献后。

二、摘要和关键词

按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的顺序排列;

用以上措辞和拼写方式,其中KeyWords为两个单词,且首字母均大写;

顶格写;加冒号;

关键词和Key Words分别用中文分号和英文分号间隔;

Key Words中除专有名词和书名外,首字母一律小写。

三、正文

1. 分级标题序号编写方法

第一级:“一、”“二、”“三、”

第二级:“1.”“2.”“3.”

第三级:“(1)”“(2)”“(3)”

第四级:“①”“②”“③”

2. 图表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如“表1”“1”

3. 正文中的外文人名、书名均需有相应的中文译名,第一次出现时,正文显示中文译名,相应的外文译名置于括号内,如是人名,一般只用其姓,而在括号内用外文显示其姓和名,如“马克思(Karl Marx)”,此后如无特别需要,一律不再出现外文。

四、文中引用出处

用直接括号法,即在引文后的括号内标明出处,如遇一位作者的数部作品,须加出版年代;所引文献必须排列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

凡引用他人原话,即加引号的引文,务必标明页码,引用他人观点,可酌情标明出处;

1:谭载喜(2004)和邓红风(2003)也持同样的观点。

2:到了19世纪,历史叙述体形式最终达到完善,形成专业历史学家叙述历史的模式(White1987Woolf2005

3: 译者往往遵循外文发音寻找中文对应词汇,或参照发行的姓名译名词典(王燕、王金波,81-83)。

41587年版是学者研究霍林西德的标准版本(Gairdner 1883313-314Chopoidalo200051)。

区别完整引用和部分引用原话的情形,须注意括号和句末标点的位置关系;

5:詹姆斯曾写道:“要描述福楼拜的一生基本上就等同于描述他的文学作品。”(James315

6:惠特曼的目标是创建一所美国的梨园戏社,招徕一批“包括被摒弃的一切,包括所有没有地位的人”(汤亭亭,55)来进行群体式的表演。

若引用段落,则在引用段落下一行末以注明出处,方法同上,须标明页码;

若与上一处引文出自同一个参考文献,可用“(同上,45)”的方式标明。

五、参考文献

1.  用“参考文献”的措辞,且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2.凡是文中所引用的文献必须在内,此外可适当增加一些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但不宜过多;

2.  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统一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序,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按作品名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排序,若英文作品第一个单词为“a”或“the”,则按第二个单词排序;

3.  WORD自动生成的方括号数字序号(不加点),可在“项目符号和编号”功能中选择,无须手动输入;

4.  同一条文献统一用英文或中文表述,勿中英文掺杂;

5.  文献为非独立出版的作品的,即包括在专著、论文集或期刊中的,务必标明页码;

6.  格式示例:

1)英文专著

Cruse, D. A. Lexical Seman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标准)

Langacker, R. W.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1 of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多卷本著作)

2)英文论文集中的论文

Fillmore, C. J. “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 Grammatical Relations. Eds. P. Cole and J. M. Sadock.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1-88. (单个编者用Ed.,译者用Trans.

3)英文期刊中的论文

Fillmore, C. J., Kay, P., and M. C. O'Connor. “Regularity 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The Case of Let Alone.” Language, 3(1988): 501-538.(多个作者;31988)为1988年第3期)

4)中文专著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中文论文集中的论文

李明.英汉双语词典之我见.《双语词典新论: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罗益民、文旭编.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29-33.

6)中文期刊中的论文

魏向清、杨蔚. 对我国双语词典编纂与出版策略的反思. 《辞书研究》,20083):1-8.

7)网络资源

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Kung_Pao_chicken> accessed 2008-9-10

六、脚注

仅用于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不用于标明引文出处;脚注在正文中用上标阿拉伯数字标注,如 A1,可在WORD文档的“插入”功能中选择。

七、其他语种

日语、韩语参照中文文献格式;法语、德语、俄语参照英文文献格式。

精彩点评摘录 查看所有点评明细
  • 2025/9/13 11:40:56
    保佑发C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24年11月底投稿的,25年3月底系统直接显示录用,随后与编辑取得联系,后续进行了一次缩减校对,三个月后收到清样刊,一个月后见刊。
  • 2025/9/12 11:29:04
    maoyv88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邮件通知退稿
  • 2025/9/10 12:22:52
    莫斯卡托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9月6日投稿,今日退稿。
  • 2025/9/9 10:07:14
    求己不求人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2025年7月10日系统投稿,9月9日系统自动退稿,有邮箱自动退稿回复,无意见。
  • 2025/9/4 19:34:52
    我要成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我醉了6.6外审修回,直到今天9.4依旧外审修回,电话不听,邮件不回,救命感觉很害怕被拒
  • 2025/8/11 8:53:28
    海明威的华尔兹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3月15日系统投稿,投稿后状态即为【初审】。自此大概两个月内,投稿系统再无更新,一直显示初审,中途发邮件、打电话均无回复,直到5月11日,系统更新为【通过-选专家】;并显示有两个专家外审中。又等待一个月零二十天后,7.2日邮件收到外审意见(让修改格式和病句);两天修改好之后,7.4迅速提交系统;自此之后,两个月内再无任何消息,发邮件、打电话均无消息;一直持续到9.2日,系统同时显示【终审-拟刊用-不确定年期—待安排刊期】。此后,进入漫长的等待发表期,中途发邮件、打电话均无回复。等待14个月后,也即1年后的11.6日,投稿系统显示【已刊发稿件】。震惊之余,发现实际稿件并没有刊发,应该是编辑开始着手排刊,所谓的“已刊发稿件”不过是系统的一个状态更新而已。又等待大概一个月后,12.1邮件收到期刊编辑部的稿件格式修改通知(其中一个要求是让把稿件字数控制到8000-10000)。6天迅速返修后,再无任何消息。直到第二年上半年(此时,距离投稿当年,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看到期刊微信公众号刊发新年第一期目录,方安下心来。又等待2个月后,4.29看到知网已正式刊出。纵览整个过程,较为漫长,几个重点感悟如下。1. 真心感谢之前投稿的学友的审稿流程回馈,很有参考价值,也给予自己极大的等待信心。2. 该刊着实良心。本人在读博士,末流985,无基金,无任何关系,独作纯自投。可见该刊着实公平,且细看该刊每期目录,发现对在读博士生、双非院校讲师乃至二三本学院讲师同样非常友好,真的是以稿件质量为先(在外国文学界,应该是最为良心刊物,当然,此外还有《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和《当代外国文学》也真的很良心!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3. 该刊投稿系统较为“麻木”,对作者的邮件、电话回应也基本不予理睬(有导师作为一作或二作的另说),料想无暇顾及,只能等待。4. 投稿即为初审。初审大概两个月左右,这期间系统状态不会有任何更新。两个月过后,可能会有进一步系统反馈(退稿或进入专家外审)。当然,该刊对打算退稿的稿子似乎不会更新状态或者很慢很慢,也就是说,很可能你投稿三个月、四个月乃至半年,系统仍旧为初审状态,这种情况说明,你的稿子基本处于退稿的状态。简言之,编辑只会对心仪的稿子,在两个月左右在系统进行更新,让他进入外审。所以,这样来看,投稿之后的两个月左右,成为我们判断稿子是否有希望的一个很大的标准。5. 尽管该刊对作者的邮件、电话询问均无回复,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必要邮件询问。还是极为有必要在关键节点邮件询问的(开已读回执提醒)。事实证明,编辑部虽然不会回复你的邮件,但它一定会看。本人在进入外审后的一个月后,邮件询问编辑部,虽无得到回复,但一定程度上也“催促”了编辑部,在邮件询问后的9天后,投稿系统就更新为外审退修的状态,可见邮件询问还是有一点作用的。6. 该刊审稿、刊发周期过长,这似乎是唯一的缺点了。本人从初审到录用,历时整整5个多月。从录用到期刊微信公众号刊发,历时17个月,从录用到最终知网刊出,历时19个月,从投稿到最终知网刊出,历时整两年有余。可见,博士独作无关系稿的巨大压力。7. 该刊着实强调论文质量,选题新意和论述力度。本人之后又自投一篇关于普通的身份认同选题的文章,加上论证力度着实不足,初审后,6个月之内再无任何消息,6个月后看到系统退稿。上述纯个人意见,不喜勿喷,仅供参考。
    守得云开见月明啊,恭喜学友~
    C刊虐我千百遍2025/9/10 15:36:03
    就怕过了两年,选题已丧失新意,毕竟发展的脚步太快
  • 2025/8/8 9:20:47
    万维管理员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该刊已入选CSSCI(2025-2026)收录集刊
  • 2025/7/4 13:35:26
    我要成为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家人们这个期刊有没有电话号码的,六月初外审返修回去一直没有再送审,死活找不到编辑部的故事电话号码,然后邮件也不回,很怕被拒稿。
    YYYY2025/8/2 21:29:41
    你好!我想问一下字数要求和网络文献的格式要求,比如说预印本的格式要求,正在改格式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流泪]
    fleur1999992025/8/28 13:36:34
    我也是6月初修回的,还没有动静,只能再等等,这个刊跟进一直都不快
  • 2025/6/3 17:21:11
    发发发中中中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5.10日投稿 至今初审待处理
    发发发中中中2025/6/10 20:44:49
    请问大家都是多久才进入初审的?
    发发发中中中2025/6/25 9:02:22
    退之前一直初审待处理
  • 2025/5/13 13:14:57
    gwen0000对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集刊)的点评:
    之前被拒过一次,这次再投终于被录用,大概记录一下时间线:去年10月投稿,12月进入专家评审,1月中旬审回,1月底修改返回后等到4月,终于等来了终审和排刊通知,感激涕零。每一步都有邮件通知,流程还是挺透明的。非常感谢编辑老师们!
查看更多点评明细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