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电话:021-54039116
3、刊内邮箱:
xinpiping@163.com(新批评版)
shwh@sass.org.cn(文化研究版)
4、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单月为新批评版,双月为文化研究版)
5、微信公号信息:不收版面费。
2025年5月23日星期五
2025年《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选题方向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斯文在线2024年10月25日
2025年,本刊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继续注重当代性、本土性,以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现代文明为宗旨,立足学术本位,探求思想高度,关注新时代文学、文化、文艺领域的新现象,彰显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努力推进新时代上海文化研究。目前初步确定主要栏目选题方向如下:
【专题】栏目: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上海文化研究。重在显示新时代的上海文化研究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理论】栏目:中西方美学、文论、文艺学、文化研究理论前沿评述,以及经典著作、重要思想命题的当代阐释。
【文学】栏目:(一)新时代上海文学的传承与创新,“文学上海”的新状态,世界视野中的上海叙事;(二)中国城市文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建构,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参照叙事,全球化、智能化时代的城市生活经验和未来想象;(三)青年问题、青年写作与代际叙事;(四)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
【文化】栏目:(一)平台生态/语境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生产;(二)“人民城市”理念的上海实践,上海当代城市形象的文化解读,城市地点/景观的媒介化塑造与传播;(三)经典/传统的数字转型与创新,数字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新趋势。
【文艺】栏目:(一)海派文艺的历史传承及相关研究;(二)海派文艺现代性发扬的相关研究;(三)海派文艺的引领作用与友好结对地区发展相关研究;(四)江南文艺的文脉养涵。
【笔记】【书评】【讲堂】等不定期栏目倡导跨学科、跨专业的探索性的研究、评论,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鼓励思想和理论创新。其中,【书评】栏目不予刊发针对新近出版的学术著作的评论文章。
欢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惠赐文稿。
本刊唯一投稿信箱:shwh@sass.org.cn。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编辑部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 征稿启事
【微信公众号“斯文在线”信息】
2021-06-28
《上海文化》月刊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合办。《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逢双月出版。
本刊以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现代文明为宗旨,立足学术本位,探求思想高度,关注新时代文学、文艺、文化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彰显时代意识和现实关怀。
本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倡导有品味、有格调的学术研究。
自2021年起,《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栏目设置分五大版块:
——思想、立场、方法。包括新时代新视野、学人访谈、经典解读、理论前沿等栏目。
——文学。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古代和外国文学研究要求突出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当代性,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相关性,倡导文化视野下的宏观研究。
——文艺。当代电影、美术、音乐、戏剧等各门类文艺研究。
——文化。以城市文化研究为主,兼及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科技与人文、民俗等。
——笔记、书评、综述。以各种形式补充上述栏目内容,从各个方面反映学术工作发展状态。
另外,不定期组织、刊发专题讨论。
(一)本刊唯一投稿信箱:shwh@sass.org.cn。(来稿两个月内未接到回复,请自行处理。)
(二)来稿须为原创,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或网络上发表。文章字数在10000字以内,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生年、工作单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中英文摘要(中文300字以内)和关键词(3-5个)。来稿请附注作者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及E-mail地址。
(三)引文采用脚注形式,用阿拉伯圈码数字分页编码。引书格式:作者、书名、册数或卷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数。报刊引文格式:作者、文章名、报刊名、出版期数或年月日。
例如: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②张汝伦:《以西释中,还是以西化中?》,《哲学研究》2020年第1期,第11-20页。
③《彩云长在有新天》,《人民日报》2020年1月3日。
④吴强:《“两光之争”的背后:公益事业、资本主义和意识形态》,搜狐网,2018年2月7日,http://www.sohu.com/a/221526074_232950。
(四)本刊未委托任何个人或机构代收稿件,不收取任何费用。
(五)来稿刊发,即寄样刊,并付薄酬。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