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或邮寄纸质稿。
2、刊内邮箱:wxyxb@njnu.edu.cn
3、刊内电话:025-83598121
4、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30日出版。
5、微信公众号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6、微信公众号:随园论学(主办单位微信公众号信息)
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编辑部严正声明
【2021年03期信息】
近期本刊编辑部接到部分作者反映,有些论文代理、中介机构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在网上代理、接收论文,并以优先发表为藉口,向作者收取高额费用;更有甚者冒充本刊编辑与已刊论文作者联系,企图进行诈骗活动。
对此,本刊编辑部严正声明:
1. 本刊编辑部历来坚守学术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从未以任何名义收取过作者的版面费、审稿费、印刷费等费用,从未委托任何组织或个人代为征稿,从未与任何论文代理、中介机构合作,也不接受任何论文代理、中介机构的投稿。
2. 本刊唯一投稿邮箱为wxyxb@njnu.edu.cn,请作者直接向我刊自行投稿,勿投其他邮箱和网址。
提请广大读者和作者维护好自己权益,切勿上当受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1年9月9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稿约(2021年1月新版)
【微信公众号“随园论学”信息】
随园论学2025年04月29日
本刊为我国最早被批准公开发行的高校二级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报,创刊于1999年,2002年全新改版,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188个页码,刊发容量30万字。本刊有专家教授组成的编委会,编辑体制规范,审编严格,以学术水平定取舍,公平公正对待一切来稿。
本刊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专注于中国语言文学、语言、文献、戏剧影视等学科的学术问题,捕捉学术的前沿话题,倡导创新求实的学风。本刊设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影视戏剧、语言学、古典文献学等栏目,大力推出科学性、独创性、实践性相统一,具有新见解、新发现、新视角、新方法的学术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曾入选2012年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吸引国内外更多优秀学人的高质量稿件,应广大作者和读者的要求,本刊特就投稿事项作如下说明。
1.本刊立足于人文学科理论前沿,努力展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欢迎篇幅8000—15000字左右的论文。
2. 有关论文的注释、文献引证、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等项的书写格式,务请严格参照参照本刊《注释格式》,并将题目、作者名、摘要、关键词译成英文。
3.凡属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的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同等情况下优先采用。
4.本刊不收版面费。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或纸质文本邮寄,投稿信箱:wxyxb@njnu.edu.cn。邮寄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师大随园校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210097。
5.如向本刊投稿,则视为已将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财产权许可本刊使用。本刊保留在不改变作者原意前提下对来稿内容作编辑修改和技术处理的权利,如不同意本刊修改,请在来稿中声明。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NKI)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来稿中注明,否则均视为同意。被收录文章的纸质版和电子版著作权使用费均已包含在本刊稿酬中。
6.本刊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稿件凡被采用或需修改后再审,会在3个月内通知作者;3个月内如未收到编辑部信息可自行处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编辑部
2021年1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注释格式
【微信公众号“随园论学”信息】
随园论学2022年01月16日
本注释格式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本刊注释使用脚注,标注当页正文涉及的注释。
脚注包括非引证注释和引证注释。脚注注码按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圆码标示,如①、②、③……(正文中用右上角圆码标示),每页单独顺序编号。稿件电子版请使用Microsoft Office Word或WPS进行编辑,自动生成脚注,确保正文注码与脚注关联一致。非引证注释中的作者注释不参与顺序编号。
/ 一、非引证注释 /
非引证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语汇、题目、人物等进行必要的补充、解释或说明,此类注释应力求客观、公正、准确。
1.作者注释
在正文第一页脚注位置注明作者姓名、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基金项目,如:
作者简介:XX,男/女,xxxx年生,xxx(省)xx(市)人,(在读)xxxx博士/硕士或(工作)xxxx(单位)xxxx(二级单位,如:学院)xxx(职称)。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项目字号)。
作者注释不与其他脚注一起顺序编号。
2.其他非引证注释
如:“①多式综合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料,这里不做分析。”
/ 二、引证注释 /
引证注释是对正文中引证文献信息的说明。这类注释应完整、准确、真实。
如:①唐圭璋. 全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12页。
/ 三、注释的基本类型及排列顺序/
图书、论文集、会议录、学位论文、期刊、科技报告等来源文献类型,需加注文献页码。
1.图书
①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112页。
②G昂温,PS昂温.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第11-17页。
③Fiona Devine,Mike Savage.Rethinking class:culture,identities and lifestyle[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p.22-29.
(英文作者姓名标注:名在前,姓在后。下同。)
2.论文集、会议录
①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20-127页。
②Babu Bermingham,Kris Deep,et al.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computing for problem solving[C].New Delhi:Springer,2014,p.31-42.
3.学位论文
①谢亚荣.历代韦应物诗歌接受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第84-89页。
4.图书中析出的文献
①沈善宝.名媛诗话[M].王英志.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第134-138页。
②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T 2659-1986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第90-96页。
③Aijun Li,Shanshan Fan.Correlates of Chinese neutral tone perception in different contexts [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honetic Sciences.Glasgow,UK,2015,p.43-51.
5.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①刘尊明.唐五代词与道教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7(3),第55-59页。
②Ramon Ferrer i Cancho,Richard V,Solé.The small world of human language[J].The Royal Society,2001(268),p.131-142.
③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第93-101页。
6. 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①王彬彬.苏州当代小说有何可能性[N].中华读书报,2015-12-16(15)。
7.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
①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 [2000-01-18].
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gbxb/gbxb99/gbxb990203.
②约翰·麦克菲.写作真的可以教吗?[EB/OL].[2015-12-15].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474702.html.
③Stanley Metcalf.The Tort Hall air emission study[C/OL].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Hazardous Waste,Atlanta Marriott Marquis Hotel, Atlanta,Georgia,June 5-8,1995:impact on human and ecological health
[1998-09-22].http://atsdrl.atsdr.cdc.gov:8080/cong95.html.
8.科技报告
①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WHO,1970,p.101-107.
9.计算机程序
①R Core Team.R:A Language and Environment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 [CP]. 2018.
/ 四、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 /
1.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普通图书 M/会议录 C/汇编 G/报纸 N/期刊 J/学位论文 D/
报告 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
2.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磁带(magnetic tape) MT/磁盘(disk) DK/
光盘(CD-ROM) CD/联机网络(online) 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