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电话:0771-5647146
3、刊内邮箱:gxqnfzyj@163.com
4、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出版。
5、网友反馈:博士或副高职称一作无版面费。
6、官方微信公众号:广西青年发展研究
2025年7月7日星期一
《广西青年发展研究》2025年选题指南
【2025年01期信息】
为了更好地发挥《广西青年发展研究》的学术引领作用,深入研究青少年成长与发展问题,探索共青团工作特点及规律,探讨青年干部培养路径,根据本刊栏目设置,现发布2025年重点选题,欢迎各位学者围绕下列选题开展研究并向我刊投稿,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青年化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青年视角下的党史国史研究
中国青年运动史研究
共青团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青年外事工作研究
新时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与实践
“青马工程”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中的青年责任和青年作为研究
青年夜校实践创新研究
青年人才发展现状与培养机制研究
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研究
青年社会组织赋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城市社区青年工作创新研究
青年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发展研究
青年生活方式新现象观察与研究
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研究
少先队工作研究
《广西青年发展研究》投稿指南
【2025年02期信息】
《广西青年发展研究》(原名《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团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5-1415/D,是一本以聚焦青年成长问题、探索青年发展规律、探讨青年人才培养路径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期刊。目前开设有《青少年成长》《青年观察》《共青团工作》《青年干部培养》《青年外事工作》《青年智库》《青年运动史》等栏目,热忱欢迎广大青年工作者与研究者、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关注青年发展的社会人士惠赐佳作。
为遵循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排版规范,参考《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2-2022),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以下事项:
前置部分
包括题名、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和基金项目。
1.标题。标题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5个字,必要时请加副标题。
2.作者信息。姓名、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含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邮寄地址)。示例:陈xx,广西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须突出研究结论,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要有检索意义,以3~8个为宜。
4.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名称和项目编号。
正文部分
包括引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字数以8000~12000字为宜。
1.引言。包含研究的背景、目的、理由、预期结果及其意义和价值。引言应突出重点、创新点,客观评价前人的研究,如实介绍作者的成果。
2.主体。主体是论文的核心。应详细陈述研究工作的理论、方法过程、步骤及结果。一般由具有逻辑关系的多章节构成,如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均宜独立成章节。
3.结论。结论是对研究结果和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宜做到客观、准确、精练、完整。如果推导不出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写作“结束语”,进行必要的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建议或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等。
4.参考文献。应符合《信息与文献一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编排格式文章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使用“一、”“(一)”“1.”“(1)”标注。
审稿期限 1~2个月内没有收到本刊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著作权使用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集团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此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771-5647146;电子邮箱:gxqnfzyj@163.com;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思贤路55号《广西青年发展研究》编辑部;邮政编码: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