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01条记录
[摘要]:意大利美食就像音乐,它能让人们的心灵跳动Lacucinaitalianaècomelamusica,favibrarel'animadellepersone“意大利美食就像音乐,它能让人们的心灵跳动”这是意大利人对自身美食的赞誉想到意大利美食,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意大利面(Pasta)?披萨(Pizza)?意大利冰淇淋(Gelato)?还是意式咖啡(Espresso)?意大利美食与罗马文明密不可分... [发表时间:2023/5/30 9:05:48]
[摘要]:开罗:永远不会衰落关于埃及和开罗,你想知道的一切,这里都有……也许你知道,开罗作为古老文明的都城,历经漫长的历史、拥有过灿烂的文明,但是关于开罗的样貌是怎样的?那里的人民是什么性格?开罗经历的历史变革和现状,又是什么样的?打开这本《浴火凤凰:开罗的辉煌与不朽》,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开罗。这里不仅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也有喧闹的街市,繁华的商业和来自世界各地肚皮舞者妖娆的舞姿。本书作者罗登贝克两岁开始... [发表时间:2023/5/30 9:04:33]
[摘要]:“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认同不仅是核心价值观自身的需要,也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需要。”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徐瑾和江畅教授创作的《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伦理认同研究》从核心价值观实现伦理认同的角度较为系统地回答了核心价值观如何转化为社会道德体系个人的信念、品质和行为准则的问题。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 [发表时间:2023/5/30 9:03:57]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第一辑,于2017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10种图书于2019年3月出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开始,我们将陆续丛书第二辑,首本出版的新书为《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伦理认同研究》。正如主编吴付来教授在总序中说,第二辑“在梳理新中国伦理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经济伦理、法伦理、生命伦理、政治伦理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等领域,对当代中国社会最关切的伦理道... [发表时间:2023/5/30 9:03:22]
[摘要]:《野草》没有在常识意义上写作,所以也不能在常识层面阅读它。鲁迅为自己确认的“战斗”与“复仇”的主题,都不是日常生活的直观经验可以理解的内容;而他的希望与绝望的情感,由于其达到的深刻程度,也超越了常识的范畴。毋宁说,《野草》恰恰挑战了常识经验,打碎了常识经验,并由此打造了一个新的感觉空间。——孙歌孙歌大胆重建了认识《野草》的思想框架:第一,她把鲁迅与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考察;第二,她把鲁迅与秉... [发表时间:2023/5/30 8:56:42]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作者周展安所有既定思想上的指望,同时也就是对思想能力的遮蔽。只有一一破除这些指望,才能使思考恢复活跃的状态。人非有绝境之感即不能看到自己,不能产生切己的体验,人谁未曾进入思想的绝境,即不能自由地运思。但人总是多么容易被“思想”所蛊惑、被“希望”乃至“绝望”所蛊惑!…………正是通过对“绝望”的沉浸,鲁迅实现了对通常形态的“思想”的爆破,并开启了从“思想”到“行动”... [发表时间:2023/5/30 8:56:00]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哲学研究,作者吴功青在谢林和黑格尔看来,斯宾诺莎的实体具有一种先天性的缺陷:它是静止不动的。果真如此吗?本文试引入德勒兹的动力学解释,阐述斯宾诺莎实体运动的可能。与此同时,静力学的解释坚持认为,斯宾诺莎将实体等同为现实性的做法,从根本上瓦解了潜能-现实的运动结构,使得实体不具有向更高潜能阶次发展的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实体仍旧是不动的。本文支持静力学的解释,但主张吸收动力学解释的合理性... [发表时间:2023/5/30 8:55:17]
[摘要]:汉承秦制,汉律继承了秦律的精神,属于法家的法律。董仲舒的《春秋》决狱,从宏观的角度看,是用儒家的经义改造法家的法律,纳入了“亲亲相隐”“原心定罪”等观念,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如果从微观的角度看,法律的儒家化,同时也是经义的法典化,这同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黄 铭1985年生,江苏常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博士。现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3/5/30 8:54:20]
[摘要]:礼以义起传统礼学的义理探询吴飞 /2023年6月即出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基盘上,承续“礼”的精神,找到“礼”的现代言说方式?作者从“西学”转向“中学”,十余年来致力于礼学研究,本书正是他对上述问题思考的成果——以跨学科和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对礼学中的重要论争、经典文献、服制流变等,予以重新梳理与诠释。在为传统礼学研究开拓新路的同时,也在文字、文献、服制、器物的流变中探询着中华... [发表时间:2023/5/30 8:53:37]
[摘要]:我试图将早期中国的诗学文化置入宗教、政治、哲学思想及实践的大语境中。比起将写定的文本视为当然,认为它们是早期中国文化最为自然、不证自明之物,我更愿意去探讨这些文本如何在一个与当下完全不同的世界中运作:那不是一个由沉默的抄者和读者组成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无论是书面文本还是口头文本,都与由鲜活的宗教政治仪式、政治劝诫、教与学、道德修身等构成的表演传统相关。那是一个诗学文本绝非纯然以书面制品的形式而起... [发表时间:2023/5/30 8:52:46]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