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3期):
https://www.zjujournals.com/gcsjxb
3、刊内电话:0571-88272805
4、刊内邮箱:zdgcsj@zju.edu.cn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28日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工程设计学报(gcsjxb)
2025年9月1星期一
《工程设计学报》投稿须知
【2025年03期信息】
1.本刊唯一投稿网址:http://www.zjujournals.com/gcsjxb。
2.论文的撰写和编排应遵循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3.作者投稿时须作出无学术不端行为 (如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署名不当、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 的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4.收到稿件后编辑部将立即送审,并及时通知录用与否。
5.录用稿件将尽快发表,照章收取版面费。
6.论文在本刊出版后,作者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含各种媒介、各种语言、各种形式) 即让与本刊,编辑部按本刊标准酌致稿酬及著作权使用费 (一次付清) 。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申明。
《工程设计学报》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出版流程
1.作者在线投稿
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jujournals.com/gcsjxb, 点击右侧的“作者投稿”,按提示步骤完成投稿流程(第1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需先注册,然后投稿),同时签署《<工程设计学报>著作权转让协议》并上传至网站。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即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检查稿件各项信息是否齐全、稿件内容是否属于本刊报道范围等),并发送投稿回执。对审查合格的稿件,会给予稿件编号并进入专家评审程序(同行评议),不合格的稿件作退稿处理或建议改后重投。
如作者在3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投稿回执,请及时发邮件查询(E-mail:zdgcsj@zju.edu.cn),以免遗漏。
2.同行评议
1) 编辑对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2~3名相关研究方向的审稿人进行审稿。审稿完成后,责任编辑将审稿意见发送给作者,并确定是“可刊用”“修改后刊用”“修改后重审”还是“退稿”。
2) 对“修改后刊用”和“修改后重审”的稿件,责任编辑将作者改回的修改稿及“稿件修改说明”再次发送给审稿专家进行复审,由审稿专家确认稿件是否“可刊用”或需进一步修改。
3) 对“可刊用”稿件,责任编辑通知作者根据学术论文的格式和写作要求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润色,并利用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修定稿进行检测。如存在抄袭和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则予以退稿,并视情节轻重作备案或进一步处理。 同时,将审稿意见、修定稿交由主编/执行总编进行终审,由主编/执行总编确定稿件是否录用。
3.稿件发表及开放获取(OA)
录用稿件经排版、编辑、校对后,传至中国知网进行网络首发,纸质版约6个月内可以刊出。稿件发表后,将按照稿件页码酌致稿酬,并向论文作者赠送当期学报3本。
论文电子版将在本刊官网上线,永久开放获取(OA)。
4. 费用交纳
进入外审的论文,收取200元/篇的审稿费;论文发表前收取版面费,2500~3800元/篇,具体视稿件篇幅而定。款到后开具正式发票。
浙江大学校内作者可以采用校内转账的方式。校内经费转账代码为:198090-652401。在转账单上填写由编辑部告知的费用金额,以及经费折子的部门代码和项目代码,由经费主管和经办人签字,盖好单位公章后,到学校财务科办理转账,转后将记账凭证交(寄)至编辑部。
校外作者请通过银行电汇。
银行电汇:户名: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账号:1202 0227 0901 4403 213,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杭州保俶支行 (注明“工程设计”和稿号)
行号:工行:25120014;跨行:102331002270
出版规范与科研诚信
1. 来稿要求
1)稿件的撰写和编排应遵循 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中英文摘要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构成,摘要的英文翻译需准确。论文基金项目及其编号置于首页末,参考文献置于文后且需规范著录。具体来稿格式要求请参见本刊网站右侧“下载中心”的《论文格式及投稿注意事项》 。
2)请勿一稿多投,并保证没有署名争议及保密问题,没有抄袭及不当引用等学术不端行为。
3)来稿必须没有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发表过,要求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
4)投稿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2.审稿要求
1)本刊严格执行“同行评议”和双向匿名“三审”制。
2)本刊选择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作为审稿人。
3)审稿人对稿件的内容(包括论文的创新性、学术性、实用性、参考文献引用是否恰当等)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按审稿单项目进行逐项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同时必须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3. 防剽窃政策
1)利用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三审”通过后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检测。如存在抄袭和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则予以退稿,并视情节轻重作备案或进一步处理。
2)作者如对录用稿件的署名、基金项目等进行改动,须全体作者作出书面说明(说明改动理由),留底备查。
4. 版权管理
作者与编辑部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将刊用稿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各种媒体、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授予本刊,同时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转录本刊文章从事相关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