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投稿邮箱:slfxyjjk@163.com
(微信公众号信息)
4、联系电话:16603649679(孙老师)
(微信公众号信息)
5、微信公众号:斯拉夫文化圈(hsdslf_gb)
(微信公众号“哈师大斯拉夫”信息)
6、出刊日期:不定期,每年出版1-2辑。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斯拉夫学研究》约稿函
【微信公众号“斯拉夫文化圈”信息】
编辑部 斯拉夫文化圈2025年08月18日08:17发表于黑龙江
《斯拉夫学研究》(辑刊)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主办的以书代刊的学术性刊物,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辑刊是国内第一本以书代刊的斯拉夫学研究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办刊思路和定位是:原创与引介并举;兼顾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既着眼于斯拉夫主要国家的“国别”个性研究,尊重斯拉夫文化的多样性,同时,更重视斯拉夫国家的“区域性、民族性、同一性”整合研究;在客观描写、梳理、对比研究基础上,彰显21世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的思想。辑刊的创办将有利于培养斯拉夫学的研究兴趣,推动我国斯拉夫语人才培养,推广研究成果,提升成果质量,优化研究队伍,引领国内“斯拉夫学”特色学科建设;有利于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推动文明互鉴、文明互译。
一、本刊主要栏目
1.国际关系·外交
2.历史·社会
3.文学·艺术
4.教育·文化·民族心理
5.语言·语言意识·语言政策
6.哲学·伦理学·宗教
7.政治·经济
8.国外斯拉夫学学者及斯拉夫学研究机构专栏
9.海外来稿
10.其他
二、来稿要求
1. 围绕以上栏目选题;
2. 立场正确,说理透彻,数据翔实,主要观点有创新性,欢迎新理论、新方法、新视角;
3. 篇幅原则上控制在1.2万字以内;
4. 形式规范,参照下附体例行文;
5. 使用语言为汉语,海外来稿可使用主要斯拉夫语言撰写,本刊翻译后发表;
6. 采用的特约稿件将支付稿酬。
三、投稿方式
邮箱:slfxyjjk@163.com
联系人:孙老师 电话:16603649679
本邮箱长期接受投稿,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大作!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
《斯拉夫学研究》(辑刊)编辑部
【附:参考体例】
一、关于论文的整体结构
论文整体结构包括:
1.论文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
2.作者姓名(宋体四号)
3.内容提要(宋体五号,200-300字)
4.关键词(宋体五号,3-5个,以分号隔开)
5.作者简介(宋体五号):作者姓名,单位,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
6.正文(宋体小四号)
7.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
二、关于序号标注
论文一律采用汉语标注序号,即:一、(一)1.(1)等;
一级标题序号居中,宋体四号加粗,上下均空一行;二级标题段首空两格,上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加粗。
三、关于注释
1. 引文注释统一标注在所引用语句的末尾,用脚注形式,序号用①形式,每页单独排序;
2. 如论文为项目成果,请直接在论文标题处加脚注,用星号*形式;
3. 脚注字体用小五号;
4. 电子文献请标注访问时间。
四、关于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个字左对齐,宋体小四号加粗,上下均空一行;
2.先列中文文献,按作者姓氏的拼音排序;后列外文文献,按作者姓氏的字母排序;
3.序号用中括号加数字形式,序号和文字之间空一格;
4.外文文献名称用斜体,其他用正体。
参考文献(示例)
[1] 费海汀:《中国40年来的俄罗斯政治研究》, 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9年第1期。
[2] 《国际法院规约》,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96685,访问日期:2019年10月3日。
[3] 孙越:《斯拉夫之美》,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4] Григорьева О.Н.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М., изд. НВИ-ТЕЗАУРУС,2000.
[5] Ларионова Д.Г.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ные предпосылки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концепта РОДИНА,Вестник русской христианской гуманитарной академии,2011, №1.
[6] Леонтьев А.Н.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сознание, личность,Избранные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В 2 т.,под ред. В. В. Давыдова и др. М.,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