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投稿邮箱:zgshyjjk@163.com
(微信公众号信息)
4、微信公众号:上海古籍出版社
5、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2025年10月17日星期五
《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稿約及格式說明
【微信公众号“上海古籍出版社”信息】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5年06月11日17:07发表于上海
一、本刊是《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編委會主辦的學術集刊,半年刊。
二、集刊的辦刊宗旨,是爲海内外高質量的中國書晝研究成果提供發表與交流的平臺,推進本領域研究不斷深化。本刊歡迎一切與中國書畫研究有關的文章,包括論文、史料、札记與書評等。長短不限,中英文不限。衹要言之有理并有創見,均在歡迎之列。
三、来稿請附三百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及三到五個關鍵詞,須連同文章题目、作者及單位一并譯成英文。
四、本刊全彩印刷,故文章如有配圃,请提供2MB以上精度的電子檑圃版,并附簡要的圖片说明,包括作者、名稱、材料、收藏地或出處。若圄片品質不佳,則無法滿足出版條件。
五、本刊除少量約請資深學者專門撰文以外,所有文章均實行匿名審稿制度。稿件一經採用,均支付稿酬,并赠送當期刊物2册、抽印本30份。
六、来稿請文、圖分開,發送電子文本至編輯部郵箱:zgshyjjk@163.com.歡迎海内外同人赐稿。
来稿之體例及徵引文獻格式,请依如下標準:
1.請使用標準繁體字,可以保留必要的異體字與俗字。
2.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除破折號、省略號占兩格外,其他均占一格。書刊名、詩文题目等用書名號《》標識(此點尤請海外學者注意爲盼),微引文獻用引號,即“”(不用「」)標識。
3.凡所微引的中西文文獻资料,皆請謹慎核對,務使準確無誤。如原文有誤植、錯簡,或原譯有不夠精確處,一般從原書過録,不作改動;對有礙於正確理解的錯處,則可出注说明。
4.注釋採用脚注,注碼一律置於被注文向標點符號之後的右上角。當頁或次頁微引同一文獻,注釋可用“同上,頁某”,或“同某注,頁某”的形式,但不探用合并注虢的方式。
5.正文中的引著格式不做硬性规定,视行文需要而定,但請注意正文與注釋之間信息之互補關係,以便讀者準確瞭解资料之來源。注釋中的引著格式,按語種分述如下。
(1)中日文资料
凡首次微引中、日文文獻、論著時,需標識:①作者(含編譯者);②書名;③卷次與篇名;④版本(含出版地點、出版機構、出版年份);⑤頁碼(影印本出新編頁碼,綫裝書或影印無新編頁碼者出原書页面)。再次徵引同一文獻,僅出書名、篇名(或卷次)、頁码即可。如:
《周易·繫辭下》,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影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页85上。
陳開虞修,鄧旭、白夢鼐纂《(康熙)江寧府志》卷二《國紀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圃書館藏清康熙七年刊本,頁la一42b。
百齡《守意龕詩集》卷十六《题同年閻墨園侍御泰和登岱圖》,《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23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150。
宗白華《藝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頁325-328。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譯《藝術的故事》,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年,页1。
凡首次微引中日文期刊時,需標識:①作者(含編譯者):②篇名;③期刊名及出版年份、期數;④页碼。再次徵引同一文獻,僅出篇名、页碼即可。如:
雷德侯著,孔令偉譯《崗山:佛陀說法之山》,《新美術》2009年第2期,页11-17。(2)西文资料
徵引西文资料,一般遵循該文種通行的微引標注格式。以英文文獻爲例:
專著(含編著、譯著),需標注:①作者;②書名(斜體);③版本(出版機構、出版年份);④页码。如:
David Rosand,Drawing Acts: Studies in Graphic Expression and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13.
論文,需標注:①作者;②論文题目(正體,用引號標示);③刊出期刊或文集名(斜體);④期刊的卷期號及時間;⑤頁碼。如:
Richard M. Bamhart, “Wei Fu-jen's Pi Chen T'u and the Early Texts on Calligraphy," 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no. 18 (1964):21.
6.文章中首次涉及古代中國、日本、朝鮮等帝王年號,應括注公元年份,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骨永和九年(353)。首次涉及重要的外國人名,须括注西文原名。如:郎世寧(GiuseppeCastiglione),高居翰(James Cahill)。
7.關於數字的使用,凡與公制有關的概念可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如公元年月日,高度、長度等计量數字,倍數、比數等;至於舊曆紀年、夏曆月日,中國古籍册、卷等,以及一般叙述中的數字,可用漢字紀數。
《中國書畫研究集刊》編輯部
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