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集刊大全>>文化艺术

丝路文化研究(集刊) (Email投稿)

简介
《丝路文化研究》(年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和中国天楹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由商务印书馆一年出版两辑。本刊关注丝路文化,举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与现状皆可为论文主题,尤其欢迎从艺术、文献、考古、宗教等角度出发的对于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深度考察,亦刊登以政治、经济为视角进行的宏观性、战略性讨论。常设的栏目包括:当代丝路、丝路史探、丝路文脉、丝路文献、学术访谈、丝路书鉴。
本刊为:CSSCI(2023-2024)收录集刊, 知网收录, 公众号发布,匿名审稿,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本刊为集刊,无国内统一刊号(CN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出刊日期:年刊,一年出版1辑

       20221122日星期二

                     

 

《丝路文化研究》集刊投稿指南

202101期信息】

 

由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国天楹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 《丝路文化研究》集刊欢迎学界同仁投稿,字数以1.5万—2.5万为宜。来稿者可围绕以下七大板块撰述研究论文。

1.[特稿] 从宏观上论述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历史与现状。

2.[当代丝路] 研究当代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现状。

3.[丝路史探] 探讨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及考古发现等。

4.[丝路文脉] 关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学、语言、典籍、宗教等文化。

5.[丝路艺术] 聚焦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各种艺术形式。

6.[丝路书鉴] 刊载丝路文化的相关研究书评或资讯。

7.[丝路访谈] 围绕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开展的学术对话。

来稿请附标题、摘要 (500字以内)、关键词 (5个以内)。摘要前署名, ( )内注明作者单位。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投稿后三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稿件。限于人力,本刊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来稿文责自负,杜绝一稿多投,本刊不承担因论文著作权等问题造成的法律责任。对于录用的稿件,本刊有权酌情删改,如不同意,请予说明。

来稿务必遵守学术规范,尤其确保注释的完整和引文版本的甄选。请采用当页脚注形式,并认真核对引文。详细格式请参见本刊注释体例说明:

1.引用常用古籍,标明其卷数或具体题名即可,如 《高僧传》卷四、 《史记·游侠列传》;非常用古籍、新印古籍,请参照专著规范。

2.引用专著,应标明作者名 (译著在书名后加译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著作方式非著”者应标明著作方式。西文专著使用斜体。如:

章太炎:《国学概论》,由华书局 2009 年版,第 10-25页。

池田知久:《池田知久简帛论集》,曹峰译,中华书局 2010 年版。

A.C.GrahamLater Moist Logic,Ethics and Science,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3.

3,引用期刊论文,应标明作者名、文章名、期刊名、出版年份、卷期数。西文期刊论文加引号,期刊名使用斜体。如:

陈云松:《走出费孝通悖论--谈社会学的方法之争》,《清华社会学评论》2017年第1期。

Alan Pritchar,“Statistics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Vol25. No41969.

4.引用析出文献时,应将专著的责任者与专著题名排在析出文献之后;析出文献与专著信息之间加载”字。如:

黄宽重:《严耕望先生访问记》,载严耕望: 《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8214页。

5.文中若有插图或照片,亦请注明出处,并提供清晰的电子图档。艺术作品的图片请在图下标明作者时代、作者名、作品名、材质及类型、尺寸、藏地等信息。

稿件接收方式:只接受WORD稿件。

投稿信箱:silkroadnju@163.com

联系人:邵佳德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星云楼409

 

精彩点评摘录 查看所有点评明细
  • 2020/8/24 13:48:15
    新用户(ID:245740)对丝路文化研究(集刊)的点评:
    麻烦老师确认一下,该刊是否已经是cssci集刊。我从相关公众号上看到,已经是c集。
查看更多点评明细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