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杨立新:法陌履痕
2023/2/22 17:44:19 阅读:159 发布者:
《法陌履痕》
法陌履痕
(法律人生)
杨立新 著
商务印书馆2023年1月出版
ISBN 978-7-100-21579-4
作者简介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现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世界侵权法学会主席、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专家委员会立法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检察官,以及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近年来出版长篇小说《法苑往事中的女人》和散文集《法林闲言》《法林碎语》《民法帝国》《闲话民法》等。
内容简介
《法陌履痕》是杨立新教授年届70岁时的自选随笔集,收入其人生不同阶段的文章94篇,分学步、初耕、精耘、细耘、贤达、情怀和品味七辑。本书以“民法牛七十而立”为开篇,以身边的人、事、物为记述的点,以历史阶段为面,记录作者人生旅程的主要阶段。作者对自己70年人生旅程中时空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深度思考,其中不乏反思,讲述其人生努力精进,持之以恒,追求职业高度,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记述非常真切、可读,不乏妙趣横生。
推荐语
立新教授不仅是一位民法大家,而且是一位充满文学情怀、有着诗和远方追求的学人。
——刘凯湘 北京大学教授
民法功业,于斯为甚!
——钱明星 北京大学教授
字字显真情,句句透情怀。随笔之处,看似回忆,实则是中国社会、法治的发展简史。作者丰富的阅历、对事业的专注、对工作的态度、对朋友的真挚、对社会的感悟、对法律的认知,定会影响和感动每一位读者!
——李永军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除了专业上的著作等身,立新教授总是还能在法学研究之外不断地带给我们其他的惊喜,上回是小说,这次是散文。
——姚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民法牛七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即将七十,经历了忽然五十,猛然六十,又遇突然七十,心有惶惶,本应从心所欲,却方觉而立而已矣!
要开公众号时,学生问我如何命名。我慎思之,说:“民法牛。”大家说:“好!民法牛人。”我摇头:“非也,民法牛,乃民法之耕牛也,非民法牛人矣。几十年如一日耕耘民法田园,非牛者外,尚有他乎?”故而,辛勤耕耘之牛的“民法牛”公众号便应运而生。学界亦有称我为民法牛者,应允之。
民法牛七十,刚届而立之年。因愚钝,七十而立,足矣。有自知之明,不敢与圣人比肩。又想,七十而立,亦谓心态年轻,自信未老。
一曰立志。自入法门,立志为法而生。自习民法,成就不解之缘,缠缠绵绵、魂牵梦绕几十年,始终不敢忘却,精心耕耘,不敢让田园丝有荒芜。
二曰立身。数十载,多以断案为业,肩负两造利益,不敢懈怠、绝无偏袒为私者,以公平、正义立身,持之以恒。及至专心学问之时,无职无权,亦以为民解忧为要,尽其所能,支持良善,伸张正义。
三曰立言。民法贵以理论联系实际。断案无法理指导,如盲人摸象;理论无实践基础,为无水之鱼。断案、为学之余,钻研法理,以文立言,提高自己,帮助他人,独成一家之说,成就民法之新思维。
四曰立法。参与立法三十载,历经《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复以编纂《民法典》为己任,与民法理论实务诸友尽心竭力,日以继夜,辅助立法机关完成民权之法典。而今,《民法典》洋洋洒洒一千二百余条,十数万字,立民权、奉尊严、讲诚信、树正义,保民护权,公平公正,福荫人民。能够参与其中,发挥长处一二,常常窃喜,自足有加。音立志、立身、立言、立法,均为“而立”。民法牛时届七十,鉴此四立,故称七十而立,虽心有自足,尚不敢从心所欲。民法牛七十而立,从不敢忘记师长、亲朋、挚友、弟子之所助。师长、父兄、妻女耳提面命,谆谆教海,没齿难忘;挚友、同仁、弟子相伴相随,扶之助之,乃有今日。愈思愈感,真情难忘,叩首跪拜,仍无以表达感恩之情。
夕阳虽晚,却艳丽无比。回顾民法牛耕耘田园走过之纵横阡陌,步履清晰如刻,足痕点点鲜明。再望前方,景色无比辉煌。编辑以往文字,犹如回抚过往之印记,更似点检耕耘之历史。瞻前顾后,仍觉臧克家诗人说得好: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耕牛虽老,韶光珍贵,仍当自奋之。
将以往四十年所写散文,选其精者结集,命名《法陌履痕》,分学步、初耕、精耘、细耘、贤达、情怀、品味七篇,为志民法牛七十而立。
杨立新
2022年2月10日于北京世纪城
(节选自《法陌履痕》第1-3页)
转自:“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