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0 10:45:43 阅读:149 发布者:
作者 | 郑渝川
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广受好评的英文写作手册:《李特-布朗英文写作手册:简明版:第5版》。这本书适用性很广,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提高英文作文写作水平,学会写作英文演讲稿、网页文案、商务信函,还是学者写作英文论文,都给予了相当翔实和全面的指导。
语法不可不提
对于英文基础不佳的练习者,以及初学者,书中甚至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英文写作所涉及到的基本语法,比如词性部分,就讲述了如何识别名词和代词,如何把握动词的词形,如何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如何识别连接词;再如句子部分,讲述了识别主语和谓语、谓语结构,以及其他句型;再如动词时态、动词语气、动词语态、主谓一致、代词的格……
千万不要看不上这些语法介绍。事实上,包括一些接受过比较完整英文学习的高阶学者、研究者,英文写作中暴露出的最直接问题就是语法错谬百出。《李特-布朗英文写作手册:简明版:第5版》这本书谈到的一些语法知识,除了前面所引述的,还比如代词和先行词的一致、句子需要完整(有些句子缺乏动词或是主语),没有使用and、but等并列连词连接的长句子需要分开,等等,这些是在美国和英国语言背景下,人们也经常忘记的语法规则。或许,在俚语化或日常对话的语言环境中,英文对话并不需要遵行严格的语法规则,就像是中国人在讲汉语时,很多句子也并没有完全遵守汉语语法。但英文作文和英文论文,还有同样需要严谨的商务信函、新闻写作,显然不能如此。
《李特-布朗英文写作手册:简明版:第5版》这本书甚至还拿出了整整一部分来讲述英文写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如逗号这一最常用的标点,英文写作被错用得最为常见。
要从资料收集和使用开始严谨
最为有趣的是,这本书同样用了一整部分来讨论如何进行基于英文的学术研究和文献记录。其中包括如何规划学术研究的进程,如何确定学术研究主题,如何根据学术研究方向和主题寻找英文原始资料,包括较新和较老的原始材料,包括学术期刊、图书以及互联网信息,以及如何编制参考目录;又如何通过采访、调查和观察形成自己的原始材料。
《李特-布朗英文写作手册:简明版:第5版》这本书的作者简·E.阿伦是纽约大学英文写作授课教师,曾参与编写多部英文写作专著、词典。书中有关英文学术写作,对于资料的总结、改述和引用给出了很翔实的建议。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些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写作常识吗?是的,这些建议看上去绝不复杂,但偏偏国内外不在少数的学者、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与写作中因为不注意这些要求,而放下大错。
书中指出,“决定是否总结、改述或直接引用原始资料是合成原始资料观点与你自己观点的重要步骤。当你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的论点或改述重要的范例或者当你选择一个重要段落来引用时,你就是在合成原始资料。选择总结、改述还是引用应该取决于你为什么要使用原始资料。”
总结,就是“用自己的话将一个展开的观点或论点浓缩成一两句话”,书中给予举例示范,并强调指出要在笔记中记录原文作者的姓名和页码,以避免在自己的论文中意外抄袭作者的观点。
改述,就是“更为紧密地遵循作者的原始表述,但是你用自己的语言和句子结构重新阐述作者的观点。”“与原文相比,这个改述使用了更为简单的句子和更为常用的术语。正如下面的对比所显示的,它实际上是对原文的翻译,只保留了那些没有合适同义词的单词”。比如“Such intuition is even making its way, albeit slowly, into scholarly circles, where recognition is mounting that”(原文),恰当的改述就是“Scholars are coming to believe that”。“per-capita growth in consumption is, for many resources, expanding eight to twelve times faster than population growth”(原文),恰当的改述是“but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 even more rapidly than population”。书作者为此还专门强调说,“(改述要)注意不要歪曲意思。不要改变原始资料的时态或省略连接词、修饰语及其他材料。这些材料的缺失会迷惑你或者让你歪曲原始资料”。
英文学术写作的引文如何规范
英文写作中如果要引用原文,这本书的建议是“分析第一手原始资料时可以大量引用原文。第一手资料包括文学作品、目击者的报告和历史文件。引用通常既是分析的目标,也是观点的主要支撑……(另外)利用第二手原始资料时可以选择性引用。”
书中还谈到了如何恰当地将借用的材料引入自己的英文学术写作,对照了恰当的引文与不恰当的引文,以实例说明如何进行必要的解释。比如,“One editor disagrees with this view, maintaining that ‘a good reporter does not fail to separate opinions from facts’ (Lyman 52).”(恰当的引文),“One editor disagrees with this view and ‘a good reporter does not fail to separate opinions from facts’(Lyman 52)”(不恰当的引文)。
书中提及不同学科的英文学术写作的时态等语法、文法规范。
比如,“英语和其他人文学科”,应采用MLA格式(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来引用原始资料,“通常在信号短语中使用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在讨论文学作品之外的原始资料时,现在完成时态有时候也是恰当的。”“讨论文学作品时,只有在描述作者的作品和作品中的行为时要使用一般现在时……在撰写文学论文时,要避免时态的变化。”
又如,“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通常在信号短语中使用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引文右上方的数字是引用材料的芝加哥格式,用于历史和其他学科”。
再如,“社会和自然科学……报告研究结果时使用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在其他场合,他们在信号短语中使用一般过去时或现在完成时,引入解释、说明或其他评论时也是如此。”
手把手教写好文章
《李特-布朗英文写作手册:简明版:第5版》这本书讲述了如何遣词造句,写好一篇英文文章,其中包括多种模式:
首先就是记叙,“常常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即时间顺序)重述一个有意义的事件序列。叙述者不仅只关注事件序列,而且还关注事件的结果以及事件对整体的重要性”,给出样文:
“Jill’s story is typical for ‘recruits’ to religious cults. She was very lonely in college and apprecia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nice young men and women who lived in a house near campus. They persuaded her to share their meals and then to move in with them. Between intense bombardments of ‘love,’ they deprived her of sleep and sometimes threatened to throw her out. Jill became increasingly confused and dependent, losing touch with any reality besides the one in the group. She dropped out of school and refused to see or communicate with her family. Before long she, too, was preying on lonely college students”。
其他模式还包括描写,举例或支持,定义,划分或分析,分类,比较和对比,因果分析,过程分析。如“划分或分析”,就是将事件、事物分成要素,划分出元素,从而便于阅读者理解,样文如下:
“Reality TV shows are anything but ‘real.’Participants are selected from thousands of applicants, and they have auditioned to prove themselves to be competent in front of a camera. The settings for the action are often environments created especially for the shows. Scenes that seem unscripted are often planned to capture entertaining footage. The wardrobes of the participants may be designed to enhance participants’ ‘characters’ and to improve their looks on camera. And footage is clearly edited to create scenes that seem authentic and tell compelling stories.”
书中还给出了如何写好英文文章的开头、结尾,并梳理了常见的错误写法。比如在开头中,用模糊的概括或真理,抑或过于平淡的表述,或直接搬用文章标题,或首先自我道歉。而在结尾时,尽可能避免重复开头,也不要引入和自己文章主题不同的主题,或者过度概括。
转自:“学术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