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韦力 | 书坊寻踪:私家古旧书店之旅

2022/9/19 9:47:33  阅读:281 发布者:

书坊寻踪:私家古旧书店之旅

韦力 

20189月出版/88.00

ISBN 978-7-101-13428-5

   内容简介

藏书家韦力先生以爱书之心,凭一己之力,爬疏历史资料,走访古旧书店,与谈旧书店主,将其所见、所感与所思,集结成这套“芷兰斋书店寻访三部曲”,从私家古旧书店、古旧书市场与国营古旧书店三个不同角度,完整展现了当下中国古旧书业的现状。文章不仅记述了各家书店的创办始末、经营状况和库存菁华,同时还记录了来往与坚守在古旧书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彼此交游之掌故,文字风趣,图片丰富,读来既可拓宽眼界,又可作为“古旧书寻访指南”,按图索骥。

本书为“芷兰斋书店寻访三部曲”之《书坊寻踪:私家古旧书店之旅》,汇集了韦力先生走访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26家特色私家古旧书店的旅程记录,包括孔夫子旧书网、布衣书局、毛边书局、文学山房、淘书斋、茉莉二手书店、神州旧书店等等。各色的古旧书店,多样的经营风格,琳琅满目的好书好物,来来往往的趣人趣事,都在韦力先生笔下一一呈现。

作者简介

韦力,芷兰斋主人,著名藏书家,故宫博物院兼职研究员。浸淫古书三十年,专精版本目录之学,私家藏书当世无两,致力于藏书与藏书家研究。著有《芷兰斋书跋初集》《芷兰斋书跋续集》《失书记 得书记》《古书之爱》等。

序 言 / 1

台区首大 天道酬勤

戴莉珍茉莉二手书店 / 1

真的真得 由藏转介

府军、顾正坤真德公司 / 36

不问出处 借树开花

付国君盘龙公司 / 47

廿年持守 今得正果

傅天斌毛边书局 / 59

先知早觉 爱旧重新

胡同布衣书局 / 77

少年入行 由书转画

黄舰朗润轩/ 97

公私转换 四代持守

江澄波文学山房 / 107

钟情书版 独辟书径

姜寻模范书局 / 127

古旧并重 开店多家

蒋德森淘书斋 / 140

帮工喜业 陶然书佣

阚炜学人书店 / 160

古旧巨擘 私馆最大

孔夫子旧书网 / 177

由红转旧 线上为优

刘国军桂林老书铺 / 201

转战南北 所聚唯善

李锣笙笙歌精舍 / 214

旷达人生 无为而治

马一我们书店 / 230

十三入行 乐观现况

欧阳文利神州旧书店 / 245

偷艺宝岛 书陈民宿

冉大缥缃书局 / 260

后起之秀 位居厂甸

任一峰一峰线装书店 / 280

两代沉醉 拓延异域

苏赓哲新亚书店 / 294

偶入书行 持续屯货

陶相伯群芳阁 / 317

专注精品 深耕东瀛

王德双德堂/ 332

白手起家 独辟书径

王汉龙青简社 / 341

群贤毕至 雅臻流觞

文白尚书吧/ 357

偏嗜鲁闻 转爱立体

文自秀何妨一上楼书店 / 377

旧日芳华 香居书卷

吴雅慧旧香居 / 396

旷达人生 追逐花开

原晋省心阁/ 416

结义营书 独创群落

郑金才桃园书院 / 428

    在线试读

序 言

谁是中国的第一位旧书商,历史资料未见记载,而关于中国最早的旧书店,褚树青在《民国杭州旧书业》一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书肆业,古已有之。据文献记载,汉时就已萌芽,至宋元而备盛。”

可惜这样的记载没有点出第一家旧书店的名称,然后褚树青在文中跨过宋元直接讲到了明代,举出的例子则是明末的汲古阁主人毛晋,他认为正是毛晋张贴布告征集宋版书,由此而将中国的书业作出了两分法:“高额的利润,使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书贾队伍,旋即分化成两种经营方式:一为重营当代刻本者,一为专贩宋元旧椠者。后一种书贾经营即成为现代意义的古旧书业了。”

是否将中国新旧书业的分水岭定在明末,这样的说法值得商榷。但从明中期开始,古旧书业确实兴旺了起来,然而此行业的经营跟新书的区别较大,经营新书者无非就是低买高卖,在其他方面用不着费太多的心思,而经营古旧书业者则不同,从业者需具有丰富的目录版本学知识才能在此业中讨生活。正是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一些旧书业店主成为了目录版本学界的行家。张祖翼在《海王村人物》一文中举出了这样的例子:“至书肆主人,于目录之学,尤终身习之者也。光绪初,宝森堂之李雨亭,善成堂之饶某,其后又有李兰甫、谈笃生诸人,言及各朝书版、书式、著者、刻者,历历如数家珍,士大夫万不能及焉。”

经过多年的修炼,一些书商在目录版本学方面的水准超过了许多读书人,以至于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其名著《文史通义》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老贾善于贩书,旧家富于藏书,好事勇于刻书,皆博雅名流所与把臂入林者也。礼失求野,其闻见亦颇有可以补博雅名流所不及者,固君子之所必访也。然其人不过琴工碑匠,艺业之得接于文雅者耳。……横通之人可少乎?不可少也。用其所通之‘横’,以佐君子之‘纵’也,君子亦不没其所资之‘横’也。……”

…………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再次兴起的私人古旧书店,如其他行业一般有起有落,这样的起落除了受正常的商业规律影响外,同时与网络的冲击有关。有不少的人喜欢网上购物,而不愿意再到旧书店去费力淘书。此外,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一些年轻人喜欢电子阅读,这也对纸本书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虽然如此,还是有不少的爱书人士喜欢看得到摸得着的纸本,而对有着历史痕迹的古旧书则更多深情的偏爱。以我的感觉,这样的偏爱并非仅仅出于怀旧心结,更多是因为纸本书尤其是古旧书能给爱书人心理上的愉悦。尽管网上购书带来了一些便利,但到实体店翻阅那些纸本所伴随的意外之喜,这是网络购书所不能给予的,想来这也正是旧书店存在的必要性。

韦力序于芷兰斋

201858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