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ature | 植物生长素转运蛋白的结构和机理研究

2022/7/28 14:08:30  阅读:333 发布者:

生长素(Auxin)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全部过程11928年,Went Fritz Warmolt用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有一种可以促进生长的物质,将其称之为生长素。进一步研究确定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 Indole-3-acetic acid2。现代生物学研究发现PIN-FORMED (PIN)蛋白家族参与调控生长素从植物细胞胞质侧运输到胞外区,因此,PIN也被称为生长素转运蛋白3。但由于缺少结构和生化数据,PIN介导的生长素转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22629日,来自丹麦Aarhus UniversityBjørn Panyella Pedersen和德国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Ulrich Z. Hammes共同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Structures and mechanism of the plant PIN-FORMED auxin transporter的科研论文,文章中作者解析了拟南芥PIN8apo状态、IAA结合状态、NPANaphthyphthalamic acid,一种除草剂)结合状态三个结构,为理解生长素转运的核心机制提供了结构信息。

PIN蛋白家族是植物独有的蛋白家族,具有十根跨膜螺旋,形成两个由胞质loop隔开的五个跨膜螺旋组成的重复序列(图1d)。典型的PINPIN1-4PIN7)的胞质loop比较长,受磷酸化激活,而非典型的PINPIN5PIN6PIN8)的胞质loop比较短。文章中作者选用PIN8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活性实验发现(图1a),相对于PIN1PIN8不依赖于激活激酶来转运IAA,并且转运的最佳pH6.0~7.4。进一步的脂质体实验验证了PIN8的转运IAA的活性以及NPA的抑制效果(图1bc)。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最终作者解析了PIN8apo状态下2.9 Å的结构,3.2 ÅPIN8-IAA的结构以及3.4 ÅPIN8-NPA的结构。PIN8结构整体呈同源二聚体形式(图1e),每个单体可以分为两个结构域,分别为转运结构域和支架结构域(图1df)。其中支架结构域的跨膜螺旋M1M2M6M7组成了二聚体的相互作用界面。转运结构域的跨膜螺旋M3-M5M8-M10呈现中央交叉的“X”型(图1f)。

PIN8-IAA的整体构象与apo状态相似,都是胞外朝向,而PIN8-NPA为胞内朝向(图2a)。IAA与转运结构域中Asn117Gln145形成氢键相互作用,并在结构中作者观察到三个水分子,可能反映解离IAA从口袋中释放的状态(图2b)。除了极性相互作用之外,转运结构域的跨膜螺旋M4M9以及支架结构域为IAA的吲哚环结合提供疏水相互作用(图2c)。进一步的突变实验也表明,与IAA结合相互界面的氨基酸对于整个转运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将胞外朝向的PIN8-IAA与胞内朝向的PIN8-NPA的构象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胞内朝向向胞外朝向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转运结构域跨膜螺旋M4M9移动20 Å的距离,底物结合的位置向上变动5 Å左右(图3a)。在结构中,NPA的密度整体上更好(图3b),并且相比较于IAANPA与周围氨基酸残基的结合更为直接。因此,对于NPA抑制PIN8的功能可以通过两个部分解释:一个是由于NPA与周围氨基酸残基的结合更为紧密,另外在于NPA的分子尺寸更大,从而阻止了PIN8的状态变化。

基于结构,作者提出了PIN蛋白转运IAA的模型:在胞内朝向时, IAA以去质子化的羧酸盐形式进入到底物结合位点,在转运结构域跨膜螺旋M4M9的极性氨基酸作用下稳定IAA的电荷;在转运蛋白结构域旋转期间,底物结合位点向胞外区移动5 Å左右,然后IAA被释放,底物结合位点逐步恢复为胞内朝向。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

s41586-022-04883-y

转自:水木未来资讯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