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结论不可或缺的三大构成要素是什么?
2025/8/26 8:39:32 阅读:12 发布者:
01· 结论是做什么的 ·
首先,咱得搞清楚结论是干啥的?它可不是随便喊两句口号“我的研究很棒”就完事了!它是你整个研究的“成绩单”和“说明书”!你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主要是你的答辩老师和审阅专家):
1.你这研究到底折腾出了啥?(核心发现是什么?)
2.这些发现有啥用?(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啥实际或理论意义?)
3.你这研究靠谱不?(有没有啥不足?未来还能咋整?)
02· 结论三大构成要素·
所以,结论部分,咱得抓住这三大块来写,一个都不能少:
1.【核心发现总结】-“我发现了啥?”
别啰嗦!别把你前面分析过程再抄一遍。要用最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你最重要的、能直接回答你研究问题的那几个关键结果。比如:“本研究发现,XX因素对YY现象的影响最大,其影响程度是ZZ因素的2倍。”或者“数据分析表明,A方案在提升B效率方面显著优于C方案。”
紧扣问题!你开题时提的研究问题还记得吗?结论里就得正面回答它!当初问啥,现在答啥。
实事求是!是啥结果就说啥结果,别夸大也别藏着掖着。数据不支持的观点,千万别硬写。
2.【研究意义阐述】-“我这研究有用在哪?”
理论价值:你这研究对现有的知识体系有啥补充、修正或发展?哪怕一点点新意也要点出来。比如:“本研究丰富了XX理论在YY情境下的应用理解。”
实践价值:你这研究结果能帮谁解决啥实际问题?给企业、行业、政府或者普通人啥启示?比如:“研究结果为XX企业优化YY流程提供了直接依据,建议...”
别空喊口号!避免用“具有重要意义”、“价值巨大”这种空话。稍微具体点,哪怕只说“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比空话强!
3.【不足与展望】-“我这研究还有啥能进步?”
必须有!没有十全十美研究!主动指出1-2个你研究中客观存在的不足(比如数据样本量不够大、研究方法有局限性、某些因素没考虑全),这显得你诚实、严谨。
展望未来:基于你的不足和发现,提点未来研究可以往哪个方向深入?或者实践中可以怎么改进?比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验证XX结论的普适性”或“实践中应关注XX因素的动态变化,并建立YY机制”。
03· 写作雷区及秘诀·
写结论时,千万别踩这些坑!
坑1:写成摘要复读机!结论不是摘要的翻版,更不是把绪论里的研究目标再念一遍。重点是你的最终答案和价值判断!
坑2:引入新内容!结论里不能出现前面章节没提过的全新数据、观点或文献!所有结论都必须基于你论文里已经分析过的内容得出。
坑3:光说结论不解释!别光秃秃地扔一句结论就完事。要简要说明这个结论意味着什么(意义),或者它是怎么得出的(呼应一下关键分析)。
坑4:过度谦虚或过度吹嘘!不足要承认,但别把研究说得一文不值;意义要阐述,但也别吹上天,显得不靠谱。
坑5:格式混乱,不分点!三大块内容要条理清晰!建议用小标题(如“一、主要研究发现”、“二、研究意义”、“三、研究不足与展望”)或者清晰的段落分隔开,让老师一眼看明白。
总结一下,写好结论的核心秘诀:
1.紧扣核心问题,回答它!
2.高度浓缩精华,别啰嗦!
3.价值意义说清,别空泛!
4.不足展望诚恳,有格局!
5.干干净净表述,有逻辑!
同学们,结论是给老师留下最终印象的关键部分。把它写清楚、写实在、写规范,就能稳稳当当收好这个尾!论文写到这步不容易,坚持住!按上面说的去捋一捋,相信你的结论一定能过关!
转自乾坤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