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23 8:33:02 阅读:12 发布者:
论文投稿后,作者都想要收到好消息,而审稿是很耗费时间的,论文要经过初审,外审,两者都是比较严格的,可以了解初审和外审分别审哪些内容?并且也汇总了8种审稿结果,作者可综合判断初审和外审的严格程度。
1、核心期刊初审审核内容:
初审由期刊编辑或编辑部完成,主要对论文进行形式审查和初步质量筛选,决定是否进入外审。审核内容包括:
(1)形式审查
格式规范:是否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如字数、排版、图表格式、参考文献格式等)。
结构完整性: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是否齐全。
基本要素:是否有作者信息、基金项目、伦理声明等必要内容。
(2)内容初筛
选题相关性:研究主题是否属于期刊的收录范围,是否符合期刊的学术定位。
创新性与意义:初步判断论文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或实践意义(通过摘要和引言快速评估)。
语言质量:是否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或表达不清问题(部分期刊可能因语言问题直接拒稿)。
学术不端检测:通过查重系统(如Turnitin、CrossCheck)检查重复率,排除抄袭嫌疑。
2、核心期刊初审三种结果:
1)是编辑通过,那就顺利进入下一流程外审;
2)是不通过直接退稿,那就考虑投其他期刊;
3)换个人继续初审,就意味着要再多等大概14天的时间,初审之后就是送外审,外审20天左右,专家一般是2或3人,如果专家提前完成审稿,那我们的投稿周期相对也会短很多,一般看运气,外审过程中专家会对论文提出审稿意见并给出结论。
3、核心期刊外审审核内容:
外审由2-3名同领域的专家(Peer Reviewers)完成,侧重对论文的学术质量、方法严谨性和创新性进行深度评估。审核内容包括:
(1)学术质量
创新性:研究是否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或新结论,是否填补领域空白。
科学性:研究设计是否合理,数据是否支持结论,是否存在逻辑漏洞。
文献综述:是否充分引用并评述前沿文献,是否准确反映研究背景。
(2)方法严谨性
实验设计:实验方法是否恰当,样本量是否充足,对照组设置是否合理。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是否正确,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结果是否可重复。
伦理合规:涉及人体或动物的研究是否符合伦理规范。
(3)论文呈现
结果解释:讨论部分是否深入分析结果,是否与已有研究对比。
图表质量:图表是否清晰有效,能否直观展示关键数据。
语言表达:专业术语是否准确,论述是否流畅(部分期刊会因语言问题建议润色)。
4、核心期刊外审的五种结果:
1)是接受,就直接进入下一个流程;
2)是退修(拟采用),就是根据专家的审稿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标出,并对审稿意见进行回复,但修改后只给编辑看就好了,编辑觉得ok 就接受;
3)是退修后复审,修改后的论文要再返到专家手里再次审稿,专家给出接受或退修拟采用或其他,当然再次审稿又增加了投稿时长;
4)是外审退稿,那只能修改后投别的期刊了;
5)是继续送外审,又回到了上一个步骤。从外审到接收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周期上差距很大,慢一点的话可能需要2-3个月,顺利的话大概也得一个月,所以投中文论文大家还是尽早一点,拿中国环境科学这个期刊来说,论文接收之后到下一个流程需要2个月,而且接受之后编辑还会对论文图片格式提出问题,我们进行二次修改,修改提交后等着见刊就好了,中国环境科学从接收到见刊也要经历小半年的时间。
转自sci论文知识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