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9 11:10:18 阅读:74 发布者:
灵魂四问
不知道为什么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的什么
对论文进行反思
(1)选题是否恰当合理?有否更好的题目?研究是否有价值和意义?由该选题可以拓展到哪些领域?如果有可能,可以沿着该选题做哪些方面的研究?
(2)是否掌握了足够的研究文献?有没有“站在前人的肩上”开展你的研究?与已有研究相比,你的研究最大的不同点或推进的地方在哪里?
(3)研究设计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你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与研究预期不一致的地方?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
(4)研究方法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研究方法可以选择?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基于便利抽样得到的还是尽可能做到了随机性?
(5)你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规范的写作格式(如文献梳理和摘要的写法,文内和问后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等)?你是否有信心在研究的规范性上做的更好?
(6)以上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哪些还来得及进行调整或改正,哪些无法修正?如果可以修正,你将如何做到(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反思)?如果无法修正,对研究结果和论文质量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该如何应对?
关键要素论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3、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4、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摘要的写法:
三段式论文摘要: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研究结果。
第一段:背景(大背景、小背景)、问题、目的、意义。(4-6句)
第二段:研究对象、理论、方法、思路、内容。(2-4句)
第三段:主要研究结论及其意义(从现状开始,每章一句话)
关键要素文献综述
关于文献综述的写作,我们需要分步骤去进行,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抓住每个环节的小技巧,会让我们的文献综述写作效率更高。
1)通过选题收集文献
我们搜集文献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在文献海洋中畅游,而是要带着目标,如果你毫无头绪地检索文献,可能花一天的时间也得不到有助于自己写作的有效文献。我们在检索文献之前,要先确定自己的选题,再根据选题中的关键词去检索文献;找到带有关键词的文献之后,还要通过阅读标题、摘要、结论,判别出相关性、价值性。
2)合理利用参考文献
我们在阅读参考文献时,不能只是眼睛在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要做好参考文献的阅读笔记,通过阅读,要明确该研究的背景框架,研究类别;文章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需要;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思路。
写作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
1)前言部分
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2)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时间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体部分应特别注意选取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资料。
3)总结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转自本科硕士论文百川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