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被要求“大修”怎么办
2024/6/28 14:37:55 阅读:383 发布者:
论文大修是SCI投稿中常见的修回意见。对于研究性文章来说,一般需要补充实验就已经是大修,对于综述性文章则是需要补充总结一部分内容就已经算大修;因此拿到大修其实不用慌,不要觉得自己已经站在悬崖边上。事实情况是,越是好的期刊,送审之前就已经砍掉了50%-80%,而审稿里头最后只留下10%会考虑发表,能拿到一个带“revision”的意见已经值得开心了(换句话说证明你的论文还有救),更多情况则是直接被拒稿。
请放心,大修并不意味着你的文章就不好,而是有一些缺点,并且这些缺点只要能解决,就意味着你的论文能接收。因此拿到大修不要灰心(确切来说是要高兴),好好针对意见进行修改,基本上是会接收的。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大修相关的修改技巧,帮助大家自信修改。
1 - 准备点对点回答(point-to-point response)和补实验
这方面基本占了修回稿件权重的50%,一定要好好准备。所谓的点对点回答,就是把审稿人的意见拆成一条一条列成问题(Q1,Q2,…),然后把自己的回答放在每一条问题的下面。这里面有一些是问题(针对实验设计/结果,或者是展开性的问题讨论),有一些则是建议(要么是补充某些实验,要么是实验结果质量不佳要求提供重复结果)。
前者通常是如实回答/解释:
※如果涉及文中相关内容的缺失(比如方法学写得不够详细,漏掉了某些介绍)还可以及时补充进去。
※如果是觉得结果有疑问,可以从实验方法开始详细解读(某个方法对应得到某个结论,以此类推得出你的结果是合理的)。
※如果是展开性的讨论是最简单的,这种情况审稿人也没想着要刁难谁,就是从你的结果开了脑洞联想到了一个问题,应对方式也是商业互吹(啊,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等等),甚至可以在文章讨论部分展开讲一下。
※如果是建议补实验,应对方式最好是应补尽补。因为有的时候审稿意见并不会再回到审稿人那里去,而是由编辑审阅,如果编辑看到你把提的要求直接满足了就会让你直接过,反之则是未满足的越多,不通过/再次审稿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实在是补不了,那么就尽可能解释清楚,通过引用参考文献和对比自己的结果,委婉表述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被间接地验证过/这个问题其实不影响文章主题的论述,最后加一个“我们会在将来的实验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注意这种“未解决”的问题要尽量控制在2条左右。
※如果是审稿人质疑文中某些数据的质量问题,最好采用重复实验,或者调用自己之前重复实验的结果来展示。
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些审稿人提出的有关文本描述性意见。比如审稿人如果提了一些问题而文中没有相关内容,可以适当补充到正文中去。还有的情况是审稿人对于摘要/Introduction/Discussion的内容/逻辑性有意见(或者塞几篇文章让你引用,通常是TA自己的文章),这里按照要求适当修改即可。
有一点是涉及到语言问题。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花钱找个润色,或者确实对自己文笔有自信且不想花钱也可以找个Grammarly、Trinka这种平台检查一下把明显的语法错误修改一下。
要注意的是,如果几个审稿人,尤其是编辑都提出来语言有问题的情况下,说明文章的写作确实有点大毛病,可能已经到了影响阅读的程度,还是要找专业人士修改一下提高整体语言质量的。
转自英论阁Enago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