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注意:已经发了拟录用通知,终审也可能退稿!
2024/5/9 17:07:29 阅读:1690 发布者:
最近有很多作者向我们咨询终审退稿的情况,很多人都觉得:都已经发了录用通知了,怎么还会退稿?
实际上,期刊发给作者的一般都只是“拟录用通知”,也就是说:论文被“拟”录用了,但最终不一定见刊。
一
为什么期刊发的都是“拟录用”通知?
解释一下,“拟录用”一词表示初步决定或意向。论文投稿到期刊后,期刊编辑经过初步审核,确认你的论文符合期刊办刊方向和质量要求,那么就可以做出初步决定“拟录用”你的文章;但这只是初步决定,不意味着必定会录用。
这是为什么?
因为学术期刊作为一个发表论文的平台,只要文章符合录用标准,期刊就可以发录用通知给你,但这并不意味着期刊一定会刊登你的论文;如果在后续的审稿过程中,你未能按照审稿人的要求修改论文,或者其他审稿人觉得你的论文不能满足要求,那么还是有可能被退稿!
一位知乎答主的比喻相当贴切:
论文录用——怀孕,
论文见刊——生孩子。
期刊发了录用通知——期刊已经初步决定发表你的论文,一般中途会进行一些修改,只要你按照审稿人意见逐次修改,一般都能顺利见刊;
但是,怀孕和生孩子中间还会存在很多意外事件——录用和见刊之间也可能存在意外事件,比如外审专家、期刊主编觉得你的论文不够好,论文修改后仍不能达到期刊要求,那么就可能被退稿。
二
期刊终审退稿的6种情况
01
后续审核过程中退稿
一般期刊是在初审后发录用通知,后期还要通过复审和终审。
在多轮审核和修改过程中,如果你的论文不能满足某位审稿人的要求,那就很可能被退稿;很多期刊在最终出版前的校对环节中,杂志社主编一般都会再次审核一遍,这一过程中依然会有极低的退稿几率;此外,如果在出刊前发现文章存在学术不端问题,比如存在一稿多发、抄袭代写、数据造假等情况,期刊也会退稿。
这里要千万注意:一稿多发不仅指学术期刊,在你的文章正式出版前不要在任何媒体上发表,包括知乎等自媒体都不行!
02
期刊调整
期刊的收稿方向并非一成不变。如果你的文章被录用了,说明期刊此时需要这类论文,但期刊后期可能会调整刊文方向。
举例来说,有些综合性社科期刊原本可能收思政类文章,并且已经安排了刊期,但如果领导层变动或领导做出调整决定后,可能会不再接受这类文章了。那么,已经录用的文章怎么办呢?
抱歉,只能退稿。无论你是否提交过稿件、是否已经报账、甚至是否将其作为晋升材料,杂志社都不会管你。领导既然做出了决定,期刊编辑只有服从领导命令。
此外,还有其他情况如休刊、停刊、改版等,都可能会退稿。不要奢望期刊会对作者负责,真的被退稿了,只能抓紧时间换刊。
03
文章内容质量及创新性不足
通常,终审阶段的主编或副主编会对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进行评估,如果质量和创新性不足,很可能会被退稿。由于中宣部对出版行业的规制越来越严格,杂志社对审稿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文章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作者在论文写作时需要更加下功夫。
04
多次返修后仍无法达到期刊要求
在多次审核过程中,审稿人会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也就是说,你的论文还达不到出版要求,但是可以给你一个修改机会。如果修改后满足要求,则可以录用;如果多次返修后仍无法达到杂志社的要求,那么很可能会被退稿。毕竟,杂志社每天收到相当多的稿件,他们没有时间一次又一次地与作者沟通返修。
05
同类型文章太多,导致延期/撤稿
一个期刊通常不只有一个编辑在收稿,因此可能会出现多个编辑在同一期收到相似类型的文章。如果在终审时发现这种情况,通常会根据文章质量来判断是否优先发表,而质量相对较低的文章则可能需要延期发表,或直接被杂志社退稿。
06
终审时敏感问题较多退稿
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因为若文章涉及敏感问题,初审和复审阶段就可能退稿或返修了。有些文章可能仅在部分内容涉及敏感问题,初审和复审评审员认为影响不大,但是到终审环节时,评审人可能会认为文章涉及敏感内容较多而退稿,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转自笃实核心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