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是否可以借助电视节目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2023/2/20 13:55:51  阅读:123 发布者:

font-family:�

原文信息:

Kearney M S , Levine P B .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by Television: Lessons from Sesame Street[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2019, 11(1):318-350.

原文链接:

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app.20170300

概要: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开放,新生二孩数量开始逐渐超过一胎,成为新生儿中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幼儿教育也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早教班、学前班等儿童早期教育项目已在全国遍地开花。DuncanMagnuson(2013)曾在研究中发现,早期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弱势儿童的教育结果。因此大量学者开始研究早期教育对儿童的积极影响,这也间接导致了政府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和干预。本文作者认为,迄今为止成本最低且影响最为广泛的儿童早期干预,就是曾居全美儿童节目收视之冠的“芝麻街”节目。这个节目最初于1969年播出,其初衷是为了弥补弱势儿童因成长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教育缺陷。该节目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并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芝麻街”是否会影响儿童在小学时期的教育结果及未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

01

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大量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反对认知能力是完全可遗传的观点。这引发了人们对早期干预的关注,“芝麻街”节目也正是在这一思潮下诞生的产物。该节目于19691110日首次播出。其既定目标是“促进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和文化发展”(Cooney,1967)。根据Cook等人在197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5岁的儿童中,有28%-36%的儿童看过芝麻街,到1971年该数据达到了33%-42%。到19701月,有超过500万的家庭收看了该节目(Clausen,1970)。这无疑使得芝麻街成为了当时最受儿童欢迎的节目。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芝麻街播出之前,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并不重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投资。根据美国197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岁和4岁的儿童中分别只有9%19%上过学前班。只有57%5岁儿童接受过学校的教育,88%5岁入学学生仅参加半天的课程。但这些孩子在放学后仍然有机会看芝麻街。正因如此,芝麻街节目成为了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芝麻街开播早期,其传播范围受到了广播技术的限制。在某些地区,芝麻街的节目是通过超高频(UHF)信号播出的。但对于部分电视观众来说,其使用的电视只能接收甚高频(VHF)的信号,这就为节目的传播带来了技术限制,影响了节目的曝光。而后,美国于1962年颁布了《全频道接收法案》。这项法案于1964年生效,要求制造商生产能够同时接收超高频和甚高频信号的电视机。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借助节目传播的地理差异和不同出生队列中儿童年龄的差异,采用准自然实验的方法,证明芝麻街的引入对儿童是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数据来源

02

本文的研究思路在于首先确定不同地点()的“覆盖范围”(能够接收到信号的可能性)的变化,然后再比较1969年学龄前儿童相对于当时已经开始上学的儿童来说,其表现是否随着覆盖率的提高而改善。而电视节目的覆盖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距离最近的播放芝麻街节目电视塔的远近程度,以及该塔的传播频段(超高频/甚高频)。

为确定芝麻街节目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广播覆盖率。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有哪些地区的电视台播放了芝麻街,以及在各地区有多少家庭可以接收到该电台的广播信号,即节目的覆盖率。为获得以上信息,本文采用了来自儿童电视工作坊的数据以及《电视概况(1968-1969)》中所报道的数据。其中前者提供了播放芝麻街的广播电视塔位置,而后者提供了美国每个电视台的传播频段(超高频/甚高频),对于商业电台,该出版物还列出了周边的县和覆盖率。借助以上数据库,本文计算出芝麻街在全国的覆盖率约为65%,这与当时对芝麻街覆盖率的全国估计非常一致。

Figure 1. Availability of Sesame Street on VHF/UHF Channels, by Television Market

Figure 1Figure 2显示了美国所有播放芝麻街的电视台并在图中区分了甚高频(VHF)和超高频(UHF)状态。图1显示,南加州、俄亥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只能通过超高频信号收看芝麻街。在图2中,这些地区的覆盖率也非常低,这反映了超高频传输大幅降低了儿童收看该节目的可能性。

Figure 2. Sesame Street Simulated Coverage Rates by County, 1969

03

模型构建

本文构造实证模型的前提在于,不同出生队列和地区()的儿童收看芝麻街节目的时间和可能性存在差异。对于1959-1968年出生的人群,当1969年芝麻街节目播出时,他们的年龄在1-10岁之间。在该节目第一次播出时,1959-1963年出生的人群已年满6岁且已经在上小学了;1964-1968年出生的人群在5岁及以下,说明他们在上学前就已经接触了该节目。此外,不同地区(县)芝麻街节目播放的覆盖率也有差异。

本文的实证策略是观察在学龄前接触过该节目的人群与在学龄后接触该节目的人群以及节目覆盖率较低县的人群的表现是否存在差异。在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的任何显著差异都可以被合理地认为是该节目对结果变量产生影响的证据。本文的计量模型如下所示:

1)������������������������������= ���0 + ���1 × (���������������ℎ���������69������ × ������������������) +���2������������������������ + ���3������������+ ������ × ������+������ + ε���������

2)������������������������������ = ���0+ 1967/68

                                         1973/74  ������ × (������ × ������������������) +  ���2������������������������ + ���3������������+ ������ × ������+������ + ε���������

利用模型(1)本文可以捕捉到在学龄前观看节目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其中������������������������������是结果变量,表示���县、���队列中个体���的学业表现和劳动力市场结果,���������������ℎ���������69������代表���队列中的个体���是否在1969年未达到上学年龄(处于学龄前)。������������������代表���县芝麻街的覆盖率,������������代表一系列控制变量(例如,民族、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此外本文还控制了县固定效应(������)以及州×出生队列的固定效应(������ × ������),所有报告的标准误差都聚集在县一级。������������������������代表本文对两个可能导致遗漏变量偏误的政策变化的控制(食品券计划和增加学前教育支出的计划),在模型(2)中,本文放宽了按队列对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划分,允许芝麻街覆盖率的影响因分组的出生队列而不同。在以上两种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还根据种族/民族和性别分别进行了分组回归。

结果分析

04

1)图形分析

在分析实证模型的回归结果之前,本文首先展示了Figure 5旨在说明该实证策略的可靠性。在Figure 5中作者根据县与最近的芝麻街广播塔的距离以及节目传输的频段(超高频/甚高频),将所有县分为强接收县(强县)和弱接收县(弱县),强县代表距离芝麻街广播塔低于60英里、以甚高频广播的县,所有其他县都被定义为弱县。根据以上标准,本文将样本分为两组,其中强县和弱县的平均覆盖率分别为83%55%。然后,我们按照出生队列来追踪生活在强县和弱县的人群之间结果变量(年龄-年级、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市场结果)的差异。

Figure 5.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esame Street on Grade-for-Age Status in 1980

2)计量结果分析:年龄-年级水平

Table 4给出了模型(1)(2)以年龄-年级水平为结果变量的回归结果。根据年龄-年级水平本文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一定的年龄水平读到了合适的年级。该变量的系数越小,代表儿童的年级越落后。根据Table 41列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在1969年以后入学的儿童,以及生活在芝麻街覆盖率较高地区的儿童更有可能达到适合他们年龄的年级水平。通过比较第2列和第3列的回归系数可知,收看芝麻街节目对男孩的积极影响尤其明显。此外,该节目对于黑人和非西班牙裔儿童等弱势儿童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相比较于弱县,强县的芝麻街覆盖率高出了30%。基于此,本文可以准确计算出收看芝麻街节目对于儿童年龄-年级水平影响的大小。对于男孩而言,生活在强县儿童的年龄年级水平比弱县的儿童高3.8%(0.128×0.3),这也反映了儿童的年级越落的可能性也降低了16%。对于黑人、非西班牙裔来说,生活在强县儿童的年龄年级水平也高出了3.2%(0.105×0.3)。这反映出在学校落后的人数减少了10.8%

4的第3-6行报告了模型(2)的估计结果。为了使结果更加精确,本文将出生队列分成两年的间隔。同样,该分析的结果与图5中报告的结果非常一致。对于那些在1969年之前开始上学的人,其估计系数并不显著。对于那些在1970年及以后开始上学的人群,我们看到系数显著为正(至少在10%的水平上)。同样,估计结果显示芝麻街节目对男孩和黑人儿童的影响更为显著。

为了证明表4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在表5中估计了1959年前后学龄前儿童在结果变量上是否有差异,并以此作为安慰剂检验。结果证实1959年前后儿童的年龄-年级水平并无明显的差异。安慰剂分析的结果支持了对表4结果的因果解释。

3)计量结果分析: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市场表现

随后,本文继续考察了芝麻街节目对个体的长期影响。Table62行展示了模型(1)的估计结果,第3-6行展示了模型(2)的估计结果。如Table61-3列所示,收看芝麻街节目对儿童受教育年限的影响很小且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第4-6列的结果表明,在儿童早期接触芝麻街可显著提高其未来的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并且降低其贫困的可能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的幅度都比较小。

另外,为了深入了解芝麻街节目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将美国的高中调查数据和超越学校(HSB)调查数据纳入到本文的研究当中。这些数据来自于1980年针对大约6万名高中生、大二和大四学生进行的学校调查。该数据包含了学生的测试分数、学校成绩、以及自尊和控制点的自我报告数据。本文借助该数据来衡量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

Table 7汇报了本文的分析结果。顶部的回归结果主要关注学业成绩(包括数学、词汇和阅读的考试成绩,以及高中成绩)的差异。底部的面板主要关注非认知能力(控制点、自尊、行为问题和职业道德)的差异。关键的解释变量是一个县的预测覆盖率与队列之间的交互项。Table 7的结果表明,收看芝麻街节目并不会影响学生在高中结束时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尽管如此,鉴于上述数据来源的局限性,本文认为该结果只是暗示性的而并不具有结论性。

05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儿童早期收看芝麻街节目对其早期学校表现、最终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在该节目播放的初期,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小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证明观看该节目会显著提高儿童的考试分数。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就短期结果来说,收看芝麻街节目可以促进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学业进步。具体而言,在节目覆盖范围更广的地区收看该节目的学龄前儿童,其年龄与年级指标相对较高,这也代表学生在年级上落后的可能性降低了。第二,就长期结果而言,在学龄前收看该节目的儿童其未来的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出现了小幅度的提升。第三,本文将样本划分为不同的种族和民族,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目对男孩、黑人以及非西班牙裔儿童的积极影响更大,对于那些在经济落后地区(县)长大的儿童积极影响尤为明显。总体来看,芝麻街节目最终实现了其为儿童入学做好准备的初衷,特别是为黑人和弱势儿童提供了帮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节目每年的成本仅为5美元 (以今天的美元计算) ,这也使得该节目以极低的成本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Abstract

We investigate whether preschool-age children exposed to Sesame Street when it aired in 1969 experienced improved educational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We exploit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broadcast reception derived from technological factors, namely UHF versus VHF transmission. This variation is then related to census data on grade-for-age statu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same Street improved school performance, particularly for boys. The point estimates for long-term educational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are generally imprecise.

转自:“香樟经济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