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培育出无刺武昌鱼,用诺奖技术关掉“有刺基因” | 科研圈日报
2022/11/7 15:18:56 阅读:222 发布者:
· 海外学界
85% 的研究生为吃饭和房租发愁:《自然》发布最新研究生调查
10 月 31 日,《自然》公布了 2022 年研究生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结果:研究生们的学业正在受到日渐提高的生活成本的威胁。该报告收集了来自全球范围的 3200 份调查问卷,其中 8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为吃饭和房租发愁。将近一半的的受访者表示,生活成本的提高可能会令他们不得不放弃研究生学业。
对财务情况的担忧在北美尤为严重:76% 的北美受访者将生活支出视为他们获得学位过程中最大的障碍,95% 的北美受访者强烈同意日渐升高的生活成本令人担忧。在澳大利亚,研究生则通过来自家庭的资助或兼职提高自己的生活舒适度。在澳大拉西亚地区,约 57% 的受访者在学业之外兼职,兼职的类型包括教学工作,开出租车及在披萨店工作。此外,全球范围内约有 17% 的受访者认为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会给他们带来债务。
报告还指出,为了缓解研究生的财务压力,一些机构已采取了相关措施。英国研究与创新署从今年 10 月 1 日起将学习最低年津贴提高至 17 668 英镑(约合人民币 14.85 万元)。澳大利亚则可能通过法律手段提高联邦对学生的资助。(Nature Career Feature)
· 分子育种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无刺武昌鱼,用诺奖技术关掉“有刺基因”
来源:研究团队/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消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团队利用基因编辑与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了完全没有肌间刺的武昌鱼,未来有望进入生产性推广。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肉质鲜美但肌间刺较多。研究团队从斑马鱼出发,利用多种基因编辑技术,确定了 scxa、bmp6、runx2b 等 3 个能够调控鱼类肌间刺发生发育的基因,其中仅有 runx2b 基因能够在突变后导致斑马鱼肌间刺完全缺失,而且可以在稳定遗传的同时,不对个体生长、肌肉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等性状造成显著影响。2020 年,团队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团头鲂上,利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靶向 runx2b 基因,获得了 F0 代基因编辑团头鲂;今年,该团队进一步选取 F0 代有突变的雌雄个体交配繁育出 F1 代群体,筛选得出了完全没有肌间刺的团头鲂个体。X 光片显示,无刺团头鲂体内完全看不到横向生长的肌间刺。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养殖的大宗淡水鱼之一,高泽霞团队表示,目前这种无刺武昌鱼需要通过严格的养殖评估和国家审定才有可能进入生产性推广。由于团头鲂本身属于鲤科鱼类,研究者表示,对青、草、鲢、鳙、鲤、鲫、鲂等鲤科鱼类进行类似的“无刺化改造”理论上是可行的,目前团队已获得草鱼的 F0 代突变体,在银鲫和鲢等鱼类中也取得了良好进展。(科技日报)
· 中国空间站
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 2022 年 10 月 31 日 15 时 37 分,搭载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 B 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 8 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25 次飞行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446 次飞行。
北京时间 2022 年 11 月 1 日 4 时 27 分,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 13 小时。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未来的工作计划将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科技日报,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公众号)
· 学术奖项
15 位 35 岁以下青年学者获达摩院青橙奖,每人奖金 100 万元
《中国科学报》消息,10 月 31 日,2022 达摩院青橙奖名单公布,15 位 35 岁以下青年学者获奖,每人将获得 100 万元可自由支配的奖金。获奖者平均年龄 33 岁,有超六成人从事基础研究,分别来自理论数学、量子物理、生命医学、化学材料、软件安全、端边云协同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研究对象从浩瀚宇宙到微生物,覆盖多个国家重大科研方向。此外,本届青橙奖有 4 位女青年科学家入选, 2 位来自清华大学,另外 2 位分别来自西湖大学和浙江大学。她们的研究领域分别为剪接体和 RNA 剪接的分子机理、人类活动排放的气候环境影响与应对、概率论统计物理模型,以及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设计。
青橙奖是专为发掘 35 岁及以下中国青年学者设立的公益性学术评选,由阿里巴巴达摩院于 2018 年发起。自荐、推荐、举荐均可参评。2022 青橙奖共收到全国 135 所高校院所近 500 份有效申报材料。(科学网)
转自:“科研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