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姐记忆面包068——人工智能与传播伦理失范

2022/9/2 14:18:07  阅读:262 发布者: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为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传播伦理失范现象。

一是传播内容:易形成新闻偏见、新闻失衡,缺乏新闻价值。且新闻偏见、新闻失衡难以被发现和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隐蔽的偏见和欺骗性、基于算法的热点新闻单纯迎合受众,容易导致新闻失衡、有些机器人新闻空有技术噱头,违背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二是传播媒介:舆论监督作用被削弱;在人工智能技术大范围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的时代里,机器人代替人类成为写作的主体,而监督的主体却无法从人让渡到机器算法。

三是受众:公众的信息安全和著作权得不到基本保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渗透,信息采集的方式将更为隐蔽,范围将不断扩展。无论是智能热点搜集、智能新闻写作还是智能推荐,都是建立在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基础之上的,这将面临源数据被披露的问题。

智能热点搜集使公民数据陷入非法收集、过度分析的危险。精准的智能分发是以让渡个人隐私为前提的,深挖用户信息、阅读习惯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侵犯了公众的隐私,让便利和隐私成为悖论。由于新闻来源不透明,机器人新闻写作源素材的抓取使用,在无形中侵犯了公民的著作权,使版权保护形同设。

四是传播效果:使受众深陷“信息茧房”,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人工智能时代,内容推送的权力正在由人类编辑让渡给智能算法。智能分发平台基于受众的个人画像和阅读行为,推测出受众的阅读偏好,将受众认同和想了解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重复推送,造成受众的信息接触面越来越窄,沉浸在智能分发平台为他们编织的“信息茧房”中。

当用户长期只接触一类信息时,就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主观观点,导致视野的偏狭和思想的封闭、僵化甚至极化,陷入过往经验的狭隘境地。同时,仅以用户兴趣作为内容衡量标准往往会造成隐含负面价值取向的内容被大量推送,这样很容易为用户造成“很多人都有这种价值取向”的印象  。一旦用户大量接触负面价值取向新闻,并认为新闻中的价值取向广受认同,基于趋同心理,就会在行动上向“大多数”人靠近,甚至重塑价值观,带坏社会风气,令越来越多的人丢失正确的价值观。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