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行年度考核!上海交大成立思源研究院,聚焦基础研究
2024/1/9 9:05:36 阅读:73 发布者:
12月2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成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担任首任院长,成立仪式上,物理与天文学院、李政道研究所特聘教授刘江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钱小石,以及医学院研究员叶菱秀被聘为“思源学者”。
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主持。解冬、王平、杨振斌、丁奎岭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揭牌,杨振斌、周亚明在成立仪式上致辞,丁奎岭为三位“思源学者”代表颁发聘书。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作为“思源导师”代表发言。
有组织科研牵引“人才之树”成长成材
思源研究院全力打造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的“蓄水池”,让青年科学家有更多机会、更大舞台,挑大梁、当主角、出大成果。
作为此次首批受聘的思源学者,同时也是2023年“新基石研究员”的刘江来表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是上海交大的校训,这个研究院的名称叫思源研究院,不仅取了校训的前两个字,也意味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像我们一样的科研人员继续聚焦源头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加上国家、上海市以及交大对基础研究长期的支持,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取得的原创成果。
”思源学者钱小石表示:“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长期稳定的支持有助于基础研究工作者沉下心来,花上个三到五年去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冷门方向,特别是离工程化尚远的研究,基础研究的发展是难以脱离工程应用验证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往往是从工程应用中提出来的,因此,了解产业现状、关注工艺、寿命、良率等方面中的科学问题往往是冷门领域破局的关键。我期待我们的基础研究成果能够赋能未来的变革性技术,在下一个产业革新中留下交大的印记。
”思源学者叶菱秀表示:“作为一名基础研究工作者,虽然我不知道我目前的研究是否能治病或者改变世界, 但是这项研究如果能够改变我们的认知,满足我对生物界的好奇心,我觉得就已经足够给我动力去探索,也值得我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对于前期已打下良好基础的青年才俊,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好自身“孵化器”作用,依托经验丰富的思源导师,加强有组织科研,坚持目标导向牵引基础研究,从而打造最适合青年科学家成长成才的科研环境,重施肥而非收割,强化“助长不拔苗”,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潜能,使之成长为能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转自:“TOP大学来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