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思考

2023/9/1 8:43:35  阅读:74 发布者: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3, 43 3)袁文青 王敏敏 褚红玲 何旋 谷士贤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为医学生早期临床科研训练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202256月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182名本科学生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学生参加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因素。

结果与未参与者相比,参与者年级更高(OR6.6295%CI: 2.75~15.90P<0.001)、对临床科研感兴趣的比例更高(OR4.9895%CI1.47~16.92P0.010),希望获得科研成果的比例更高(OR3.6995%CI1.18~11.56P0.025)。学生提出的68条建设性意见主要归类为项目管理22(32.4%)、指导方式13(19.1%)和时间安排12(17.6%)等。

结论年级、兴趣和科研成果是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主要因素。大学附属医院应加强对低年级医学生的宣传和支持,激发学生兴趣,设定合理目标,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持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促进学生临床科研能力的提高。

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科研能力培养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临床科学研究[ 1 ]。尽早接触正规的临床科研训练有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并相对增加研究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成果产出[ 2 ]。医学本科生对科研训练的需求普遍较高[ 3 ],但接触临床科研的机会有限,需要鼓励学生参与课程之外的科学研究[ 4 ]。国外有研究探讨了影响本科生进行临床科研训练的驱动因素[ 5 , 6 ],而国内研究尚以现状调研[ 7 ]为主,缺乏从动机层面对临床医学生参与早期临床科研训练影响因素的研究。1983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凯勒教授通过对动机理论的归纳,提出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包括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简称ARCS动机模型,相关研究均已证实ARCS动机模型的有效性[ 8 , 9 ]。本研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分析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因素,并探讨相关教学管理策略,为医学生科研能力训练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256月,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182名本科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医学研究伦理原则。问卷自行设计,本研究中的临床科研指医院教师从临床问题出发、借助医院科研平台开展的科研活动。问卷内容包括:①参与情况;②参与动机,以ARCS动机模型为框架,围绕A(注意)R(相关)C(信心)S(满意)4个维度的核心定义,即兴趣引导、学习目标、建立自信和增强成就,结合文献检索、头脑风暴编制调查条目,条目选项为"符合""不符合";③意见建议。正式调查前对研究对象中的10名学生进行了预调查,经小组讨论和修订,确定最终的调查问卷。问卷总体克朗巴赫系数为0.948,问卷信度良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按照相关系数进行部分变量剔除以避免变量间共线性问题,最终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学生早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82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其中参与者127人,未参与者55人。男性94人,女性86人,2人未填报性别信息。2020级学生75人,2019级学生107人。

2.2 可能导致学生放弃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原因和导师的指导方式

182名学生中,可能放弃临床科研训练的前3位的原因分别为:130(71.4%)学生认为是与必修课时间冲突,129(70.9%)学生认为是投入超出预期,108(59.3%)学生认为是导师指导时间不足。在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127名学生中,关于导师指导方式,73(57.5%)学生是线上或电话等远程指导,51(40.1%)学生是现场或当面指导,3(2.4%)学生是二者兼备。

2.3 学生参与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

以是否参与早期临床科研训练为因变量,以年级、问卷中参与动机的选择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对临床科研感兴趣和获得科研成果是选择参与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具体结果见 表1

2.4 学生对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归类分析,共挑出68条建设性意见:①22(32.4%)为项目管理,包括"增加对具体要求以及具体内容的宣传""希望低年级参与度能更高""希望宣传更多,想知道详细的招生政策以及参加的流程""增加项目预热时间""让老师提供更多如何指导同学的信息""减少需提交的程式化文件";②13(19.1%)为指导方式,包括"希望老师能建立循序渐进的过程""多安排团队合作""增加导师和学生的沟通""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项目内容";③12(17.6%)为时间安排,包括"按需延长科研时间""和必修课的时间冲突很难解决,可以增加周末的时间""开始越早越好";④11(16.2%)为项目数量、类型,包括"增加项目数量、名额""增加医工结合方向";⑤10(14.7%)为配套课程、培训,包括"和医学部教务合作提供研究生课表便于旁听需要的课""组织老师提供不同类型的科研的参考书目""组织文献综述写作培训""多安排一些符合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的科研指导""把流行病学放到大二下上,让大家提早了解科研方法"

3 讨论

3.1 兴趣和年级会影响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需要合理设计科研训练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本研究结果显示,兴趣是学生选择参与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主要影响因素。应从学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动机出发[ 10 ],首先考虑科研项目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临床科研的兴趣。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的参与比例低于高年级,这与国内现状调研[ 3 ]结果一致,同时,学生希望临床科研训练尽早开展,这说明学生对临床科研接触有限的同时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学院层面应尽早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培养学生临床科研兴趣,在合理设计训练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包括制定申报审核标准,时间安排、学科优势和前沿进展等,重视面向低年级学生的宣传,方式包括优秀师生宣讲、开放学术报告、组织参观交流等,从早期入手,不断提高学生对临床科研的了解程度和兴趣培养。

3.2 科研成果会影响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需要充分探讨训练方案以契合学生目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获得科研成果是学生参与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影响因素,这说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生对参与临床科研训练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希望能够获得能力提升与科研成果。组织管理者应从指导方式上要求导师在初始阶段与学生就训练的意义、内容、目标等进行充分的说明和讨论沟通,明确适于本科阶段的科研能力培养方案,确定分阶段评价指标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充分理解临床科研意义的基础上,建立细化目标,循序渐进完成临床科研训练,获得科研能力提升。

3.3 多方面支持学生科研训练,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业和科研

本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学生放弃临床科研训练的前3位原因为与必修课时间冲突,投入超出预期和导师指导时间不足,参与者和非参与者对完成早期临床科研训练均未感到十分自信。本科生以课程学习为主、相关科研基础薄弱,需要导师更多指导。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实施应注意帮助学生合理分配课业和科研时间、增强师生沟通、开展配套课程。此外,应从培训、制度等方面为导师对学生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指导提供相应保障;做好师资力量储备与支持,从制度、课程和师资等方面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4 建立激励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坚持科研训练

本研究结果显示,80.0%以上的参与者对训练感到满意和产生成就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本科生早期临床科研训练的组织过程中,采取了CDIO教育模式,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 11 ],重视对学生的激励,通过组织过程评审,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产出,评选优秀学生与导师,促进学生坚持长期与导师合作,深入开展临床科学研究,获得师生好评。未来将进一步结合学生意见,梳理、细化训练要求,建立合理的激励奖励机制,提升师生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科研能力的持续培养与提高。

综上所述,影响学生早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的因素主要是年级、兴趣和科研成果,学生对科研训练的管理、导师和自身安排有一定的诉求。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加强早期宣传和兴趣引导、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是激励学生参与早期临床科研训练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大学附属医院应持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临床科研训练,形成相应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转自:“医学科研与管理空间”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