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11 14:59:15 阅读:105 发布者:
墨西哥史
原作名:A Concise History of Mexico
作者:〔英〕布莱恩·R. 哈姆内特
译者:何晓静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定价:98.00元
ISBN:978-7-5473-2167-6
本书是一本墨西哥的简易指南,叙述了从前哥伦布时代开始的墨西哥历史,包括欧洲的入侵和殖民,新西班牙在19世纪的崩溃以及共和国建立等。结合对墨西哥在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历史的综合描述,本书讨论了包括立宪主义与个人权力的关系、联邦主义和中央集权之间的辩论以及天主教会在世俗国家的角色等主要议题。
学者推荐
迄今为止,本书仍然是英语世界中最好的单卷本墨西哥史。它巧妙地将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的内容)编织在一起,同时也显示出作者对文化、宗教和地区经验的敏锐理解。——巴勃罗·米汉戈斯(Pablo Mijangos),墨西哥国家经济研究与教学中心(CIDE)
本书对墨西哥的历史进行了特别引人入胜的介绍,描绘了墨西哥何以成为今日的墨西哥。本书对墨西哥历史进行了非常简洁但独具匠心、主题丰富的解读。——威尔·福勒(Will Fowler),《1780年以来的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 Since 1780)的作者
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综合著作,兼具政治史和社会史,这种简洁只有通过哈姆内特渊博的历史知识才能实现。这个新版本还涉及墨西哥2000年后的政治和社会挑战,并融入了哈姆尼特对文学和文化问题的非凡理解。——毛里西奥·特诺里奥-特里洛(Mauricio Tenorio-Trillo),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
墨西哥面面观
按照欧洲对于“新世界”的理解,墨西哥也许只是“新世界”的一部分,然而,今天的墨西哥共和国所包含的许多领土构成了古老世界的一部分。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前几十年之前,这个古老世界并不为其他大陆的居民所知。因此,如果我们试图去解读殖民时代和当代的墨西哥,那么我们需要对前哥伦布时期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有所了解,并考察独特的墨西哥文明是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展现的。本书按照历史事件的年代和主题的顺序展开,呈现其中主要的议题和主要事件,对于具体细节深入的探讨可以去本书提供的来源广泛且不断扩充的墨西哥历史书目中体察。我强烈建议读者投身于这个十分有意义的领域。
现代的地域分界破坏了前哥伦布时期中美洲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格局。比如,玛雅文明的地理范围包括了尤卡坦半岛在内的区域,尤卡坦在殖民时代包括1535年设立的新西班牙总督区的东南部和危地马拉王国北部区域的主要部分。如今,位于玛雅文化旧址的帕伦克、博纳帕克和雅克奇兰隶属于墨西哥的恰帕斯州,而这些地区在1823年前曾经是危地马拉的领土。蒂卡尔和科潘曾属于玛雅古典时期疆域的一部分,而它们现在分别位于危地马拉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境内。玛雅文明的知识通过当代中美洲各国的首都博物馆得以广泛传播,虽然这些首都,尤其是墨西哥城,在玛雅文化最初的繁荣中几乎毫不起眼。在这个意义上,玛雅传统成为各国为其历史认同、独特性以及统治合法性背书的工具。简而言之,前哥伦布时期的世界在当前被复活,以服务于当代的政治目的。
前哥伦布世界崩塌之后的墨西哥历史主要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过程:一是在已有的政治主体和领土划分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文化原则构建西班牙殖民政治和经济体系;二是从西班牙总督治下的区域建立一个现代的墨西哥民族国家。在这两个过程中,断裂与延续并存,而且相伴而行。当代墨西哥与前哥伦布时期以及殖民时期的墨西哥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却又存在本质上的延续,因而我们无法仅从今天的视角书写墨西哥的历史,而应当努力回归历史本身的语境去理解历史。
透过历史的视角,我们借由地理和环境因素解释经济和政治发展。多元化的族裔和语言以及地区差异共同塑造了墨西哥独特的文化:一个极具包容性且充满活力的北部,多民族融合的萨卡特卡斯、圣路易斯波多西和瓦哈卡,充满玛雅风情的尤卡坦和恰帕斯,尤其是在缝隙中迸发且步履不停的国际都市———墨西哥城,这些都是多样的墨西哥文化带给我们的最直观的感受。始于1824年并在1857年、1917年先后实施的联邦制正是墨西哥文化多样性的反映,同时也是将制度化特征赋予各省与中央、地方与各省、不同省份之间以及总统、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州政府和市政府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的尝试。19世纪后墨西哥的历史大体上可以被视为在以上各种紧张关系中努力寻求平衡的历史。
历史上的墨西哥经历了政治纷争、经济困境、外国干预和革命动乱,当代墨西哥也面临着与集团犯罪的斗争等,但是墨西哥共和国仍旧保持了主权国家的统一。即便1846年至1848年间被美国吞并领土以及1910年至1920年间爆发革命战争,都没能导致墨西哥分崩离析。占强势地位的西班牙语丰富多彩,而土著语言也顽强地存续下来,这个国家的坚韧和独特之处也得以一瞥。
主权、领土与民族感情
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墨西哥的领土向北扩张,远远超过了西班牙人在1521年征服的阿兹特克帝国的疆域。在秘鲁,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高耸于安第斯山脉南部,而新建立的殖民地首府建在位于海滨的利马城。墨西哥的情况则截然不同,新西班牙总督区的首府正是建在阿兹特克帝国主要城市特诺奇蒂特兰的废墟之上。因此,无论是独立前还是独立后,墨西哥城的主导地位都无可挑战,也避免了像秘鲁一样出现两城相争的局面。墨西哥城坐落着新西班牙的检审庭,这是总督区最高司法机构,效仿宗主国而设立,但不同的是,殖民地的检审庭同时也是主要的行政职能和政治权力机构。
事实上,阿兹特克的北部边境曾延伸到莱尔马河,邻近圣胡安·德尔·里奥地区,距离墨西哥城北部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疆域的边界线并不等同于文化的边界。现在米却肯州境内原属于塔拉斯坎的部分领土以及位于哈利斯科州中部的公国当时并不在阿兹特克的控制范围之内。不仅如此,萨卡特卡斯州境内的拉克马达和阿尔塔维斯塔遗址证明,在未被征服的游牧民族收复这些位于北部的地区之前,这里确实曾存在过定居文化。虽然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在1521年沦陷,其统治阶层被消灭,但是为了将这些迄今为止未被征服的地区纳入总督辖区,殖民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遭到顽强的抵抗。西班牙殖民者向北进入到普韦布洛印第安人所在的地区,即现今的新墨西哥州,向南进入尤卡坦、恰帕斯和危地马拉的热带森林。其中,向北扩张的动机源于中北部和北部发现了丰富的银矿。
新西班牙总督区在三个世纪中作为宗主国附庸而存在,同时也是更加广泛的西班牙王室的一部分,因此必然受制于西班牙帝国的总体要求,作为宗主国贵金属常规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9世纪中叶,墨西哥的银比索,或墨西哥元,都是国际贸易的珍贵货币,即使墨西哥在19世纪四分之三的时间里经济状况十分糟糕。
西班牙人在征服后建立了一批具有西班牙特色的城市,有的城市建立在印第安人定居的核心地带,如1532年建立的普埃布拉和1542年建立的瓜达拉哈拉,这些城市成为西班牙文化在幸存的当地居民中进一步扩张的中心据点。瓜达拉哈拉、杜兰戈、萨卡特卡斯等城市成为向北军事扩张以及传播福音的前沿据点。向北部的扩张使得新西班牙总督区的辖区范围远远超出前哥伦布时期各个政治实体所形成的集群。总督区被划分为若干个“王国”,王国并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而是大型行政分区,其中最重要的当数新加利西亚王国,其首府为瓜达拉哈拉,设有总督府衙,同时也是主教教区和检审庭的所在地。
启蒙运动尤其强调重新发现和保存前哥伦布时期文化证据的重要性,独立后的墨西哥延续了这一进程,并将其作为寻找墨西哥独特历史经验的一部分,以此将墨西哥的历史经验与欧洲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经验区分开来。1939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研究所(INAH)成立,这代表了在现代政府的支持下保护和传播知识活动的重大进展。
对于独立战争的推动者们来说,墨西哥不仅上承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的新西班牙总督区,而且继承了前哥伦布时期的政治传统。墨西哥最北部已经延伸至上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这些地区在1846年至1848年的战争中被美国吞并,因而和墨西哥城之间仅保持松散的联系,这一点与大部分北方地区一样。被称为“野蛮印第安人”的群体占据了很多西班牙殖民者宣称拥有的领土。
作者简介
布莱恩·R. 哈姆内特(Brian R. Hamnett),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他曾多次游历伊比利亚半岛和拉丁美洲,并发表了有关墨西哥的众多著述,他的近作涉及西班牙殖民时期后期、独立斗争和19世纪的墨西哥历史。
目录
插图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致谢
缩略语
大事记
第一章 墨西哥面面观
第二章 前哥伦布时期
第三章 欧洲入侵(1519—1620)
第四章 新西班牙(1620—1770):西班牙殖民统治与美洲社会
第五章 动荡不安与分崩离析(1770—1867)
第六章 重建时期(1867—1940)
第七章 一党执政时期(1940—2000)
第八章 独立后的文化发展
第九章 不断变化的共和国(2000—2019)
第十章 世界体系中的墨西哥:2000年后的国际关系
写在最后
版权声明
本文资料由东方出版中心提供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