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王涛团队ACS Materials Lett.:纤维聚合物给体的共结晶助力高效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
2023/7/14 10:20:29 阅读:144 发布者:
1
前言回顾
三元策略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微调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光活性层的光电特性,从而实现高功率转换效率(PCE)。尽管目前已经开发了许多高性能的三元OSCs,但三元OSCs的基本原理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三元体系设计的一般规则受到了高度重视。
2
文献简介
有鉴于此,近日,武汉理工大学王涛教授课题组首次将聚合物给体D18-Cl引入到基于PM6的非富勒烯主体体系中,从而形成共结晶的原纤维来制备高性能三元OSCs。研究发现,D18-Cl倾向于位于PM6相中,并在溶液浇铸后的成膜过程中与PM6形成共结晶的原纤维,这使得载流子迁移率更高,并对受体相提供限制效应。此外,由于D18-Cl较低的HOMO能级和优异的发光性能,三元OSCs中获得了降低的非辐射电压损失。因此,在基于PM6:BTP-4F-C6-16、PM6:Y6和PM6:Y7-BO的OSCs中引入D18-Cl后,PM6:D18-Cl的共结晶证明了光伏性能的普遍提高,并在PM6:D18Cl:BTP-4F-C6-16三元OSCs中实现了18.5%的高PCE。
3
文献总结
综上,这项工作证明了聚合物给体在三元光伏体系中的共结晶,能够形成用于优异电荷传输的原纤维,从而实现增强的器件性能。相关研究成果最新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ACS Materials Letters》上,题为“Co-crystallization of Fibrillar Polymer Donors for Efficient Ter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本文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三元器件,共结晶,原纤维。
转自:“有机钙钛矿光电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