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记忆面包357——新媒体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对策
2023/7/13 16:31:37 阅读:93 发布者:
鉴于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双刃剑特点,我们应当大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惩恶扬善,监督政府和公共部门不作为,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另一方面也应主动出击,制定对策,将负面效应控制在最低层面。
(一)提高新媒体舆论的引导能力
首先,从观念上正视新媒体的重要地位,把新媒体打造成积极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媒体,努力创新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的方式,并以此放大主流媒体效应,更好的提升党报党刊的舆论引导能力。在主流媒体建设过程中,首要的是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网络舆论的社会公信力,赢得公众的信任。
其次,发挥网上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活跃在网络论坛上的本组和微博上的大v,他们的一次原创或转发,往往能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所以重视意见领袖的引导和培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加强对网络民意的收集与回应。在公众负面集群情绪的萌芽阶段,改变以往单方面堵的做法,主动疏导,避免公众情绪堆积造成网络群体事件。只有认真的了解和跟踪舆情,积极的回应民意民生,才能引导舆论,弘扬正能量,树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为网络管理和社会管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最后,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的处理。政府必须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发挥社会公众对网络的监督作用,完善对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的工作机制和应对处理机制,营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空间。
(二)不断完善新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律和规则,打造公民有序参与的网络环境。
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的法律制度,是实现舆论监督法治化的基本保障。只有在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情况下,通过立法的形式有效的规制网络上的言论行为,才能实现新媒体虚拟社会法制化的建设与管理,同时也有利于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媒体与公众能自觉规范和调整言论行为,促进舆论监督起到正面作用。
(三)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线上线下共同进行舆论监督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对立面,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两者进行媒介融合,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相互配合,形成联动报道,是舆论监督的效果最大化。
新媒体舆论监督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通过互动的形式,使得舆论监督事件能够迅速吸引公众关注,形成强大舆论场,促使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并进行监督;传统媒体监督具有权威性,一些从业者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微博微信论坛中寻找新闻线索,进行连续深度报道,讲将新媒体的舆论监督推向新的高度与深度。在二者的互动中,传统媒体以其权威性和舆论影响力为新媒体电电报道基调,使其更加趋于理性化和主流化;新媒体则凭借其自身优势,为传统媒体增加议程设置内容,有利于传统媒体传播效果的强化。
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舆论监督已逐渐成为现代化社会革故鼎新、激浊扬清的一把利剑,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捍卫公众知情权。如何利用好管理好新媒体,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课题。将新媒体打造成引导舆论的主流媒体,完善新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加强合作,取长补短等等,都是完善我国舆论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