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康涛教授领衔团队的研究成果,正式在The Accounting Review发表!
2023/6/14 17:18:18 阅读:94 发布者:
近期,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李哲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叶康涛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曾诚助理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张博副教授合作的学术论文“Ending at the Wrong Time: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Consequences of a Uniform Fiscal Year-End”发表于The Accounting Review第98卷第3期(2022年5月号,第367-396页,https://doi.org/10.2308/TAR-2018-0461)。The Accounting Review(TAR)创刊于1926年,是会计学领域三大国际顶级期刊之一。
自2014年开始,由中国人民大学叶康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按拼音序:中央财经大学李哲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曾诚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博副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会计年度起讫日期”问题,历时八年之久。对于叶老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会计期刊,会计学术联盟表示祝贺!其待更多的中国问题研究得到世界关注。
研究团队成员(按拼音序)
从该研究的理论重要性上看,作为现代会计的一项基本前提,会计分期在发挥财务报告功能、达成财务会计目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何确定理想的会计年度起讫日期历来是会计学家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会计计量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如何协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会计年度模式差异成为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话题。
从该研究的现实重要性来看,近年来多名来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政协委员呼吁采用更为灵活的会计年度模式,并受到了来自财务报告编制者、财务报告审计者、准则制定机构等社会多方的广泛关注。放弃统一历年制会计年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逻辑基础是否坚实,是否为会计报表编报和使用带来了不良经济后果等问题一直未有定论。
依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原则,该研究对会计年度模式之争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并采用调研访谈和实证检验等多种研究策略,综合分析了各类会计年度模式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进而探寻中国会计年度模式的优化路径。
凭借“方法多元、相互支撑”的研究证据,该研究发现“企业经营周期和统一会计年度不匹配”的公司有着更高的异常应计项目。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上述不匹配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负相关主要源于“忙中出错”,而不是故意操纵。从这个结果来看,我们在肯定自由起讫日期模式所存在优点的同时,也应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来审慎选择适合我国制度环境的会计年度模式。
秉承“扎根中国、顶天立地”的学者初心,这篇发表于《The Accounting Review》的文章不仅有助于更好认识会计四大假设之一的会计分期问题,为学术界和实务界透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度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颖视角,而且对于我国进一步优化企业会计年度模式提供了决策参考。叶康涛教授还因此项研究受邀参与了《会计法》的修订调研工作。
转自:“会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