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邢春冰等|高等教育机会与高中阶段教育类型的选择

2023/6/14 17:06:10  阅读:8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经济学季刊 ,作者邢春冰等

本文载于《经济学》(季刊)2023年第23卷第1期,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邢春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孙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罗楚亮。获取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全文”。

近年来,我国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与此同时,高考竞争仍在给家长和学生都带来沉重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相对占比也成为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内容。“职普平衡”政策的提出就是让两种类型的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以此实现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均衡发展”。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入学率差距不断扩大。这表明人们在不同类型高中教育间的选择行为与“职普平衡”的政策目标并不一致,这个分歧甚至成为很多家长新的焦虑来源。那么,是什么因素在主导着家长的选择呢?

本文指出,家长的选择决策受不同类型高中教育期望回报的影响,大学回报是就读普通高中的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定大学教育的回报高于职业高中,家庭在普通高中、职高以及辍学之间的选择取决于上大学的机会。这一论断看似显而易见,但通过实证工作估计两者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方面,两者的联系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供给弹性、不同类型教育的人力资本回报等。这也使得实证上估计大学机会如何影响高中阶段教育的选择成为一项有价值的研究。另一方面,本文的结果对于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及优化高中阶段乃至整个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结构都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在我国分省定额的高考招生体制下,不同地区的大学机会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精英大学录取机会的地区差距巨大。以2018年“985工程院校”的录取机会为例:在机会最多和最少的省份中,分别有17名和91名高中生竞争一个“985工程院校”名额。

本文以各省份大学录取指标来衡量上大学机会,分析其对高中阶段教育类型选择的影响。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8)数据和各个省份相应年份的高考录取指标,考察了高等教育机会对高中阶段教育选择的影响,发现高考指标的增加,降低了初中毕业生的辍学率,提高了普通高中入学率。随着大学扩招和普通高中入学率的上升,高考指标与各省城镇人口普通高中入学率之间的关系减弱,与农村人口普通高中入学率的关系增强。

近年来,985工程院校”(以下简称“985”)和“211工程院校”(以下简称“211”)的录取机会对普通高中入学率的影响十分显著,且大于普通高校。而大学机会对选择职业高中的概率影响在大学刚开始扩招时很小。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大学(尤其是“985”和“211”)的入学机会开始对城镇地区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中学有负向影响。

本文发现高等教育机会对职业教育的替代效应小于对普通高中入学率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增加高等教育机会可进一步提升我国居民教育水平。上大学机会对普通高中入学率的显著影响,也体现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回报率仍远高于职业教育。相对于职业教育,就读普通高中可以给个体带来更高的总体期望回报。由于这种回报主要来自大学(特别是985”和“211”),人们的就学决策自然会受到大学机会的影响。

本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合理的职普结构应当使两类教育的回报率大体相当,这意味着提高职业高中就读比重从根本上有赖于职业高中教育质量及其回报率的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已经成为影响不同地区高中教育决策的重要力量。因此,未来的政策制定应着重考虑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平衡。

可能的政策选项包括现有优质高校更为均衡地分配其录取名额,资助优质教育资源较为欠缺的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以及鼓励地方政府进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投资。其中第一个政策选项(均衡配置现有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对于提升高中入学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它在增加一个地方的高中入学率的同时减少另外一些地区的高中入学率。相比之下,资助和鼓励地方政府发展优质高等教育的方案既可以促进公平也可以提升高中入学率。降低高等教育供给约束可使高中阶段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结构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简介

邢春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移民、收入分配、人力资本和教育政策。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教育研究》,以及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孙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机会、就业与迁移,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文汇》,以及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等期刊。

罗楚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季刊)等。

转自:“三农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