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JIA | 牛坤玉 等:粮食安全和低碳能协同吗?——灌区马铃薯和玉米种植碳足迹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2023/6/14 16:56:45  阅读:78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农业科学微平台 ,作者牛坤玉

与雨养农业相比,灌溉农业是提升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农业灌溉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目前研究大多是从技术或工程的角度测算灌溉农业碳足迹,尚未有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和微观农户的分析视角对灌溉农业碳足迹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刘静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的题为Can food security and low carbon be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s influenc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potato and corn cultivation in irrigation areas”的研究论文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 20234期正式发表。

该研究收集了2019-2020作物年中国西南地区6个村庄 (2个灌溉农业试点村和4个周边村庄作为对照) 345个农户的852个小区的玉米和马铃薯生产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法的路径分析模型分析了灌溉改革对于微观农户碳足迹的影响,发现灌溉农业试验区的作物的产均碳足迹要显著低于非改革区。灌溉改革主要通过工程 (配备田间水利工程)、技术 (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管理 (适当的灌溉系统维护) 和产量效应四个中介效应对作物碳足迹产生影响。除了工程效应外,所有效应都降低了碳足迹。其中,增产对降低碳足迹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管理效应和技术效应。此外,种植方式、个体特征和地块质量对作物碳足迹影响显著。这项研究对于理解协同推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和降低产均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刘静研究员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牛坤玉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郭慧为本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104239),中央公益研究院基本科研基金(Y2022ZK03),国家重点研发联合研发项目(2017YFE01330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ASTIP-IAED-2022-04)的资助。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https://doi.org/10.1016/j.jia.2023.02.010

Cite the article:

NIU Kunyu, GUO Hui, LIU Jing. 2023. Can food security and low carbon be achieved simultaneousl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s influenc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potato and corn cultivation in irrigation area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2(4): 1230-1243.

研究团队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刘静研究员团队,长期从事农业资源环境经济政策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软科学、农业农村财政部专项、世界银行、中泰农业科技合作专项等国内外项目50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及编著中英文著作12部。

转自:“三农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