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2020年01期信息)
2021/7/12 11:34:56 阅读:423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2020年第1期刊内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是安徽师范大学高端科研平台中国区域文化研究院、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文化发展研究院和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主办的学术辑刊,每年出版两辑。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担任主编、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主要刊登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相关前沿成果,努力为学术界提供交流对话平台。
本刊热忱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赐稿,就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的相关问题提出新观点,做出新阐释,公布新史料,推动中国优秀区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对所有来稿实行三审制,由责任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终审。请勿一稿多投,来稿请自留底稿,2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投稿邮箱为: zgqywhyj@163.com; 纸质投稿地址为: 安徽省芜湖市九华中路189 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编辑部,邮编241002。
一 主要栏目
笔谈: 每辑邀请3 ~ 5 位学界名家撰写一组每篇3000 字左右的主题笔谈。
理论反思: 刊载对中国区域文化进行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的理论性文章。
专题研究: 刊载中国区域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特色史料: 选载稀见中国区域文化研究资料。
二 投稿要求
1. 文章必须未曾在其他正式刊物发表。
2. 文章篇幅原则上控制在20000 字以内,重大选题稿件字数不限,需附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摘要200 个字左右,中、英文摘要内容对应。
3. 文书文献、档案史料类投稿,建议采用word 文档,并附分辨率较高的照片或扫描件,以便核对。
4. 各级基金项目应在文章首页以页下注形式标注,例如“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5. 文章中出现的外文专门名词(人名、地名等) 除了特别常见的以外,一律附外文原文,用圆括号标明。
6. 文章所引资料的注释必须规范,准确标明作者、著作(文章) 名称、出版社或出版物的名称、出版或发表的时间、页码等。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①……
7. 中文资料或中译本的注释一律使用汉语,例如:
钱穆: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第3 页。
汤用彤: 《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 年第1 期。
〔德〕尼采: 《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67 页。
8. 外文材料的注释一律用外文原文,不必翻译成中文。书名与刊物名一律用斜体标出,文章名加引号,但不用斜体,例如:
Saskia Sassen,Expulsions: Brutality and Complex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4,p. 51.
David Harvey,“Reinventing geography: An interview with the editors of New Left Review,”inNew Left Review,August,2000.
9. 文章标题部分使用三号黑体,摘要部分使用小五楷体,正文部分使用五号宋体。文章英文部分,包括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英文专门名词( 人名、地名等) ,英文注释等,均为Times New Roman。文章章节标题使用四号黑体。
10. 所有稿件,建议采用word 文档投稿,也可投纸质稿。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联系地址、邮件地址等。
本刊实行优稿优酬,稿费原则上按照200 元/千字标准执行。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编辑部
2019 年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