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学术资讯

《经济研究》2022高被引TOP10 目录及摘要

2023/2/7 17:05:42  阅读:262 发布者:

01

题目

中国环境保护税与绿色创新: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

作者

刘金科; 肖翊阳

摘要

中国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企业绿色创新将发挥杠杆效应还是挤出效应?面对规制强度更高的环境保护税,企业将采取实质性还是策略性绿色创新活动应对?既有研究没有答案。本文以中国环境保护税改革实施为自然实验,基于微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首先,环境保护税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主要激发了企业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和在末端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绿色创新活动,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的新能源方面的绿色创新并不显著。其次,该改革诱发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并非是在企业既有创新活动基础上叠加的杠杆效应,而是对其他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再次,该改革主要诱发了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的实质绿色创新活动,但绿色创新路径依赖较为突出。本文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税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02

题目

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作者

林伯强

摘要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比为84%,碳中和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届时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80%以上。本文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2030年的碳达峰情景进行了分析。一般将碳中和简单理解为能源结构调整,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碳达峰的峰值既取决于清洁能源发展,也取决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需要通过平衡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以控制碳排放峰值。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实现“双脱钩”:经济增长需要尽可能与化石能源消费和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涵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碳中和系统性方案,并进一步讨论了可行的市场化手段以支持方案的实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经济清洁低碳转型的基本原则,也是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挑战,因此需要先立后破,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电退役和低碳转型之路。

03

题目

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来自资管新规的经验证据

作者

李青原; 陈世来; 陈昊

摘要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选取基于这一目标而实施的资管新规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企业半年度数据为样本,检验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后,金融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投资显著增加,表明强化金融监管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从而支持监管有效观。进一步检验发现,资管新规积极的实体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高管有金融背景的企业及民间金融发展水平和影子银行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压缩金融投资、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是资管新规发挥这种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此外,资管新规对持有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的企业都发挥了积极的实体经济效应,但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配置较多的企业。本文为金融强监管的实体经济效应初步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为进一步释放金融监管的制度改革红利,进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04

题目

地方公共债务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效应与机制

作者

吴敏; 曹婧; 毛捷

摘要

本文从企业层面考察地方公共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公共债务增长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一个城市的地方公共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负债率)每提高1%,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约0.06%。区分企业所有制的估计结果显示,地方公共债务增长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明显异质性,负债率每增加1%,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约0.20%,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降低约0.07%。以上结果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保持稳健。机制分析显示,地方公共债务规模扩大通过放松融资约束促进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通过提高企业税负、加剧信贷融资约束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和研发设备更新速度,进而阻碍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上述发现表明,地方政府应科学调控地方公共债务的总规模和增速,加大对非国有企业的信贷和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05

题目

碳全要素生产率、低碳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效率追赶——来自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的证据

作者

张宁

摘要

提高火力发电企业的碳全要素生产率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和顺利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从非参数生产经济理论出发,基于共同边界方法和两期方向距离函数来克服技术异质性与不可行解问题,同时利用Bootstrap方法增加统计推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碳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解框架,并将其应用于中国主要火力发电企业的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源泉分析。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创新是提升碳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火电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有待提升。2008年后,中国政府制定了更有约束的节能减排目标,加大了低碳技术创新投资力度,促进了技术水平整体改善,使得火力发电企业整体的碳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大幅上涨;人力资本仍然是制约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在推动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中还需进一步解决人才管理体制,并为低碳技术创新改造提供支持;中国火力发电企业内部存在异质性,节能减排目标和低碳技术创新投资刺激计划对不同类型的火力发电企业存在非对称影响。

06

题目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挤出效应与企业劳动雇佣

作者

余明桂;王空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本文以20072018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劳动雇佣。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和企业金融化,进而抑制了企业劳动雇佣。进一步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较大的企业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研究结果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主要抑制了企业对高学历员工的劳动雇佣。本文一方面从企业劳动雇佣的视角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从地方政府债务的角度为金融资源配置如何影响企业劳动雇佣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就业稳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07

题目

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标识性变化

作者

蔡昉

摘要

阿瑟·刘易斯(Lewis,  1954)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分为两个部门,即传统农业为主的“维持生计的部门”和现代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部门”。在传统经济部门中,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众多从而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或者说,在这个部门中,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十分低下。由于这个部门的存在,现代经济部门在增长和扩大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变的工资水平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

08

题目

结构性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与利率传导效率——来自中国债券市场的证据

作者

刘冲; 庞元晨; 刘莉亚

摘要

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统筹考虑各类政策的溢出效应,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在要求。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的重要一环,然而鲜有研究探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前述传导路径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本文利用债券市场交易数据,基于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扩容、资管新规政策,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向债券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下降,MLF担保品扩容则对目标债券起到反向调节作用,助力其传导效率恢复。本文结论表明,结构性工具有助于疏通利率传导,缓和金融监管冲击,维护金融稳定。

09

题目

金融摩擦异质性、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

作者

林东杰;崔小勇;龚六堂

摘要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银行信贷扩张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贷扩张时,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非国有部门投资的上升幅度,表明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及金融摩擦存在部门异质性的RBC模型,研究金融摩擦异质性对全要素生产率、总产出和总消费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稳态时,金融摩擦异质性造成全要素生产率损失为0.987%2.577%,总产出损失为1.971%4.685%,总消费损失为2.188%5.2%。当经济面临宽松的货币冲击时,金融摩擦异质性可以解释国有部门相对于非国有部门的显著扩张。在动态经济中,金融摩擦异质性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造成了额外的配置效率损失和产出损失,分析结果表明额外的损失是重要的。此外,金融摩擦异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政府通过供给侧改革缓解非国有部门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配置效率,提高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加社会总福利。

10

题目

工业机器人与劳动力的空间配置

作者

陈媛媛;张竞;周亚虹

摘要

本文使用2005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各行业运行量的数据,研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影响。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地区外来劳动力的迁入率,这一负向影响主要来自低技能劳动者。机制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与其应用规模和劳动力的迁移成本有关;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看,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和户籍制度松绑的双重作用主要影响高技能外来劳动力的迁入。最后,在区域劳动力市场内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地区总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

转自:经管信息一箩筐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2023152000

转自:“社科学术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