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不减责任 不减质量 不减成长
奈曼旗第三小学 索明波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各方责,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业负担。
在我看来,“双减”的意义不在于“减”,而在于“双减”背后的“提升”。提升师生的和谐度,才能全面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广泛提升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所以“双减”工作的重点在学校,关键在课堂,根基在师生、家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 教师精心,研讨作业设计
通过学校领导的作业设计的解读和指导中,我知道了“双减”政策的意图绝非单纯减少作业数量,而是要求教师增强作业针对性,提高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作业量,不仅仅是起到巩固的作用。还要能够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引导作用,更能在课后继续引导学生思维的锻炼。所以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精心设计作业分层设计作业。而且,我们改变了作业布置形式,作业的主体对象不变,依旧是学生,高光时刻到了,作业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从做读书书签、做手抄报到亲子阅读,无不昭示着幸福感的来临。
在六年级第四单元中有一次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中有一篇文章《飞夺泸定桥》,讲到称红军战土们激战敌人、英勇夺下泸定桥时,我告诉同学们通过书面文字的介绍,并不能感受太渡河的惊险及战士们杀敌的英勇,因此我借机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同学们回家观看飞夺泸定桥”的电影,布置完作业同学们高兴坏了,趁机我又对学生们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回来后说一说观影后的感受:
第二天上课,我首先问同学们看电影了吗?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说看了,个个神彩飞扬,我接着问下去,同学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啊?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平时只有寥寥几人回答问题的课堂,顿时间变得热血沸腾,个个都举起了小手。跃跃欲试的样子,真是第一次见。我随便叫了几名同学,有的说我感受到了大渡的惊险,有的说我感受到了战士们杀故时的英勇无畏,;还有的说我感受到了八路军的机智勇敢.……叫起一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通过更加直观的感受真的胜过千言万语的讲授,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牢记于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双减下的孩子真的快乐了很多,轻松了很多,但这并没有阻碍孩子们对知识的获取,反倒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了, 真正让孩子们能够寓教无于乐了,你说会有哪个孩子会不喜欢、不乐意呢?小学生就应该有小学生的朝气与活泼,每天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才是正常的状态。
二、 师生连心,提升和谐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减负提质的基础。教师也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都要首先做到。扫除,与学生一起做;晨练,与学生一起跑;打饭,与学生一起排队;升国旗仪式上,教师的队伍更整齐地站在学生队伍前;唱国歌,我们的声音久久在空中回荡……校园里经常会看到:一、二年级新生入学想家时老师日夜陪伴;学生病了,老师嘘寒问暖,急着送医找药;天冷了,教师自费为贫困住宿生买来热水袋;学生思想有了疙瘩,教师一次次与其促膝谈心,在心灵的碰撞中,搬开了迷雾中的障碍……教师以行垂范,时刻感染和影响着学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不断的心与心的连接中,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良好习惯形成了,学习兴趣浓厚了,成绩提高了……教育的幸福感就是真正爱自己所任教的专业,爱自己的课堂,爱自己的学生!
三、平台会心,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双减”之下,我们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抓紧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了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方面,我在学校的工作通知中,知道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这个由教育部推出的免费平台,后升级名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这个平台上有许多免费的学习资源,都是由十分优秀的名师讲解的,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观摩、研讨的平台。不仅如此,名师团队引领、教研活动加持、义教联盟活动助力,成为了我们快速成长的营养套餐。
为有效提升教师能力,学校建立“骨干引领、 团队互助”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以破解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修,落实集体备课制度,聚焦集体智慧,为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打造“高效课堂”,“精品课堂”奠定基础。我校希望逐步实现名师引领、新教师成长,百花齐放的精彩课堂,用教师高超的学科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能,把学生完全的吸引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听他们的课,我发现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到了许多。通过听学校老师的公开课以及校领导的悉心点评,我知道了,一节好课,是要让学生多去做、去说、去写的。在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指引导下,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一系列活动,提升孩子们的思维力度,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四、 家校同心,提升家长满意度
今年,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也引起了各地、各校和各位家长的普遍关注。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双减是减去自己看孩子写作业的负担,但现在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双减理解的还有一些偏颇,现在,他们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推给了老师,对孩子采取了“躺平”和“放任的态度,殊不知双减,减的是负担,但不应减去家长的责任、陪伴与培养习惯的教育,在双减背景下,家长要提高自身的认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不是十分的必要。教育方式在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更新,作为教育合力之一的家长力”,是不是也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配合好学校教育,让学生不至于在双减下,停留、滞后。
在提高家校沟通能力方面,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教育要取到良好效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双减”背景下,家长们看不到孩子们的“分数”,不知道孩子们的发展程度,我则通过向家长发送每日学习内容的方式,以及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育于行,受用心。双减考验的不仅是老师,更旻考验家长的责任担当。家校协同,才能一起绘画出美好的教育同心圆。”双减政策实施后,张心炲家长这样说:“双减之后,亲子阅读的时间充满了乐趣。”孩子和家长一起分享渎书的感动和东趣,右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期间或是轻声讨论,或复相视一笑这都妻彼此的默契。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遨游书海。在亲子阅读中,以阅读为纽带,父母与孩子节同学习,共同成长。在父母的陪伴下我班张心怡同学已经坚持打卡阅读近一千天,仅3月份到现在计读书将近150年。“双减”之下,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活动不但能开发智力,提升能力,更能让孩子们师验到父母的关心受护。
“双减”工作对学校和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来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需要家校同心,团结一致;需要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技能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升获取知识的技能。最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育人育才目标。
“双减”在行动,让我们与“双减”同行。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用爱心、责任心和耐心去迎接教育中的每一个挑战。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列学习的快乐与幸福,让母语充满阳光与微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来源:普教股
转自:“奈曼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