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师新语|“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设计
2023/4/10 14:31:25 阅读:127 发布者:
“双减”背景下
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设计
八仙筒镇平安学区中心校 张瑜
一、设计意义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实施,当前的教育教学愈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主性的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也应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密切关注学生的体验,从体验中寻求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
二、设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体验性作业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尝试给学生自主感知、探索及建构知识的空间,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作业内容的新颖性,可多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并为学生呈现直观的作业形式,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原则包括两类,即目标多元化和形式多元化。从目标多元化层面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因此在设计体验性作业时,应重视兼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可以在设计作业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建议,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效联系生活实践,端正语文学习态度。从形式多元化层面分析,应尽量促进多领域智能的开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不同的作业形式可发现不同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在完成语文体验性作业的同时,促进其优势逐渐向语文学习中迁移。
三、实施办法
(一)创设体验性情境,诱发学生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将情感投入其中,才能实现语文知识真实且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体验性作业时,应注重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恰当的气氛渲染,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欲望,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验中,并在体验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索,获得自身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望庐山瀑布》这一首诗,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和感悟诗句的内涵,使学生接受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为更好地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我选择为学生布置表现型的趣味性体验作业,在课后让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简单画出该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每位学生的画作表达各有千秋。这样的设计,既能将学生对所学古诗的掌握程度反映出来,还能充分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增强作业趣味性,调动学生体验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受年龄特征影响,这一时期爱玩且好奇心重,因此教师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相结合,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体验性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完《两小儿辩日》这一课后,我就布置了表演型的趣味性体验作业,让学生依照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改编剧本,并在学生改编剧本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之后由学生自行结组进行表演。此种生动的情景表演,不仅可强化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还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调动学生的体验感。
(三)增强作业开放性,扩大学生选择性。小学语文新课改明确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重视跨学科及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学习,从而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综合能力。”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师在设计体验性作业时,应注重多学科的综合教育,赋予体验性作业一定的开放性,从而使学生将各学科知识有效整合,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例如,在教完《悯农》这一古诗后,可让学生实地观察,或者借助多媒体设备观察农民农耕的过程,以此强化学生对“粒粒皆辛苦”的理解;教完《火烧云》这一课后,可让学生依照今天云彩,预测明天天气的体验式作业,以此调动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教完《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课后,可让学生亲手做实验,了解重力的体验式作业。通过这些作业将语文与美术、自然及物理科目整合设计语文体验式作业的方式,不仅丰富了语言体验式作业的内容,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增强作业的实践性,深化学生的体验感。在“双减”背景下,强调教师与学生独立且平等的人格,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纵观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思维处在形象思维阶段,认知水平及生活阅历并不成熟,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指导。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指导,以此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挖掘文本的意境,从而对文本的意境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设计体验性作文作业时,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作文的批改,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从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及语言等方面进行指点和修正,以此升华学生的体验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体验性作业已然成为各科教师作业改革关注的重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也应践行新课改的实施目标,积极探寻体验性作业的设计方式,通过创设体验性情境、设计趣味、开放、实践性的体验性作业,并进行科学的指导和评价,来充分发挥体验性作业的育人价值,以此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普教股
转自:“奈曼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