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坚持提“学教评一致性”而不提“教学评一致性”?我们的理念和实践都走在了新课标前面
2023/4/10 10:09:34 阅读:224 发布者: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教学评一致性”成为热词,似乎是一个新的理念。实际上,我们早在2015年春天就提出了“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概念,并实践、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
八年多来,“备课专业化”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完善了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体系,并顺利于2020年出版专著《备课专业化: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与此同时,相关改革在国内多个区域和几十家中小学逐步推广。
但也经常有老师问:
“什么是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现在流行的是教学评一体化,为什么不叫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这里做个简单解释。
所谓“学”,是指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表现为学习目标,即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所谓“教”,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在教学设计中表现为教学过程,主要是具体的教学活动;所谓的“评”,主要是指对教与学的评估,在教学设计中表现为评估任务以及相应的评价要点。当然,学、教、评的划分,是相对的。“一致性指的是目标、教学和评估之间的对应程度”。①
因此,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是指教师遵循一致性原则,对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及其评估做出科学的设计,是课前进行的专业准备工作,是教师的一项专业技能。它并非我们的原创,是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深化、更新,总结出的一种模式。为表述方便,我们把它命名为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国内已有“教学评一体化”的提法,但这和“教学评一致性”又有不同,这里不展开。
之所以命名为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而不是习惯性地称之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这一教学设计范式中,学引领教、评,以学定教而不是反过来,把“学”放在“教”前面体现这一思想。
二是遵循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原著中的习惯,在其“分类学的运用”这一部分,关于每一个案例的介绍都是按照学习、教学、评估及其一致性的逻辑顺序进行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简缩版的书名就是《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可见,名字中的学教评顺序一目了然。
另外,通常认为,教学设计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要去哪里?”第二、通过什么具体的教学活动完成目标?也就是“怎么去?”第三、如何评估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也就是“怎么知道到了没有?”我们认为,还要加上第四个问题,即三者的一致性问题。遵循了学教评一致性原则,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就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因此,在实践中,笔者自始至终都在使用“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这个概念。
经过八年多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区域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逐步认识到了传统备课的不足,希望以此切入课堂教学改革。学教评一致性理念随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也逐步得到推广。我们并不会因为新课标提了“教学评一致性”才来做这个事,只是因为它切中了传统课堂的要害,是提高传统备课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原则,我们就要好好去落实它。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经过八年的努力,有三点值得自豪。
第一,不仅早于课标提出“学教评一致性”理念,这种理念比“教学评一致性”更加突出了“学习中心”的理念,在学教关系上更进一步。
第二,我们基本上搞清楚了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两个系统:相关理念与操作系统。
第三、在实践中形成了如何落地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影响。
————
①([美]L·W·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版)[M]. 皮连生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
转自:“张博士教科研共同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