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学科相融合 助力共发展——核心素养立意下“道德与法治+数学”跨学科融合课例设计联展活动

2023/4/7 17:15:41  阅读:151 发布者:

学科相融合 助力共发展

核心素养立意下“道德与法治+数学”跨学科融合课例

设计联展活动

阳春三月,万物春醒。为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通过学科跨界整合研究,让道德教育与数学学习美丽邂逅,培养教师、学生的双向综合素养,崇川区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道德与法治+数学”跨学科融合课例设计联展活动。328日下午,天生港小学的数学青年教师们在黄胜娟主任的带领下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跨学科教学课例分享

几位老师以核心素养下的数据意识为主题,给我们分享了不同年级的教学课例。黄强老师从选择主题、核心目标、学习课时、教学设计这四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说说我们的学校》这一单元的设计思路及过程,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这一真实情境,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并通过解决真实问题引发学生收集数据的需求,最后通过分析数据让学生感受数据的意义。沈洁老师紧扣数据意识这一核心素养和节约用水这一道德修养,以《认识平均数》这一课例为载体,运用大量真实的数据和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产生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欲望,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学生珍惜生命之源。姜然老师以全球变暖这一气候现象入手,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发展数据意识,在对折线统计图点与线的观察分析中,让学生感受到全球变暖的危害,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王婷玉老师围绕复习交流、讲授新知、巩固应用、总结反思这四个模块,探索数学课程融入道德教育的路径,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分析比较,将节能减排的种子埋入孩子心中。

活动研讨

学习完四节课例,青年教师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居思丽老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中抓住每一个德育的契机,发挥数学的特色育人功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深耕教材,融入创新的观念以及方法,改变传统课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收获知识之外的东西。在今天的学习中,四位老师带来的课例设计分别渗透了数据意识、节水意识、环保意识、节约能源意识……学生在丰富知识中升华精神高度,在良好品质中提高学习效率,让德  育与数学有机交融,如春风潜入夜一般,润化学生心灵于无形之中。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探索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吕建伟老师:此次活动,几位老师以数据意识为基础展开教学。《我们的学校》观察学校的同时,用数据说话,更直观地感受学校的变化。《认识平均数》、《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以环境变化为着力点,将生活与数学融合起来,从数学的角度感受生活变化,做到在数学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体会数学,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感叹道德教育与数学还可以这样融合,巧妙地诠释了跨学科的融合,挖掘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容易忽视的生活细节,让我受益匪浅。

陈玲老师:跨学科教学不是简单的:“数学+道德法治”这种简单的叠加,而是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数学学科与道德法治学科学习与生活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能够让学生将各个学习的内容整合起来学以致用,又能够保持单一学科课程的基本属性,提升学科知识能力。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正式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老师们打破了数学学科与道德法治学科的壁垒,为实现跨学科协同育人进行积极尝试。我校老师在本次活动后将继续精研、细读新课标,敢于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学科间的融合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收获知识,更提升道德修养。

转自:“天生港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