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体智慧 “备”出彩课堂——张謇一小教育集团二年级数学组远程集体备课
2023/4/7 16:47:30 阅读:97 发布者:
“聚”集体智慧 “备”出彩课堂
张謇一小教育集团二年级数学组远程集体备课
春风桃李花开日,集体教研进行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发挥教师团队的智慧,打造“双减”政策下的高效课堂,寻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3月22日上午,张謇一小教育集团二年级数学组相聚云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此次活动围绕“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时,由天生港小学二年级数学组进行主备,集团各校老师也对本课时的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天生港小学的曹嘉玲老师在深入研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中“量感”这一核心素养,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明确分米与毫米的概念建立,要借助学生已有经验设计课堂活动,把量感的培养植根于有效的操作活动中,从而整体把握学生的认知脉络。
随后,集团各校展开交流,分享本校对该课时教学内容设计的理解与创新。
唐闸小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到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估测等能力,建立起正确的长度观念,以达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标。
五里树小学
分米和毫米的初步认识是一节长度单位概念教学课。分米和毫米虽然不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但认识分米和毫米,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形成长度概念和度量观念,有利于学生构建有关长度单位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感受到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在丰富的测量活动中发展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来源和需要;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意义和本质;让学生认识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感受概念的应用和价值。
张謇一小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趣、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认识分米和毫米,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几何领域其他的测量内容积累经验。本节课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充分建立表象,重视用手势比划一分米、一毫米,找一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实际去感知一分米和一毫米,最后借助练习培养度量意识。
启秀市北学校
生活中的“分米”用得比较少,“几分米”常用“几十厘米”代替。在认识毫米之后安排学生自学分米,重点是建立10厘米和1分米一样长的认知,形成统一的长度单位体系。结合操作活动强化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在米尺上数出1米有几分米、给长度单位排队等活动,了解分米是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初步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进率),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渗透还有比米更大,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集体备课以新课标为引领,有效地凝聚了集体智慧,在大家的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转自:“天生港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