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 | 浦外高新小学开展区低段数学教研员指导课活动
2023/4/7 16:31:32 阅读:131 发布者: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
区低段数学教研员指导课活动
行路方能致远,砥砺帮助前行。
2023年3月23日上午,浦外高新小学开展了以“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数学活动设计”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关注课堂活动设计,推进打造常态化高效课堂。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低段数学教研员解天霞老师、浦外高新小学何雪副校长和全体数学老师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课例展示
尹霞老师
第一节课由尹霞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分米与毫米》。
尹老师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真实情境中捕捉学习素材,精心整合设计数学活动,给孩子的素养发展提供充分支持。尹老师抓住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从学生已有的长度单位的经验导入,帮助孩子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测量、用手比划、寻找实例等活动建立起新的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孩子充分地“估”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这是培养孩子量感的重要方式。
张菲菲老师
第二节课由张菲菲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
张老师通过设计指角、画角、数角、找角、比角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什么是角的概念。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幽默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有趣的讲解,把她独特的教学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知识。
课堂设计阐述
两位执教老师从知识本质、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等方面,阐述了课堂设计及意图。
1.
尹霞老师
尹老师结合自己的课件展开阐述,在情境导入时设置矛盾点,激发学生联系旧知学习新知的实际需要。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积累了测量和估计的经验,发展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思考交流中逐渐感受到量,让量感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促进学生量感的逐渐形成。
2.
张菲菲老师
张老师从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和模型意识的角度展开阐述,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教学起点,引导孩子逐步经历抽象的过程,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建立图形模型,发展空间观念。
专家点评
区教研员解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指导和总结。解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这次活动中的呈现,对课标的研读、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和对课堂的把控,能在破与立中抓住教学本质。同时,解老师结合两节课例,细致入微地剖析环节的设计原则,低段数学习惯的养成技巧。
她还给我校数学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一是核心素养的形成应该是螺旋上升的,教师在课堂中应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对准确的刻印,扶放有度,让学生实践得真知,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是希望老师们能在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尝试整合教材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认真设计结构化的作业。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作为教育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们应行远自弥、笃行不怠。一次次活动,一段段成长,愿每位教师都能牢记教育使命,紧扣思想的高度、专业的深度、育人的厚度、内心的温度不断前行、奋力发展,在实践与磨砺中持续反思、砥砺前行!
转自:“浦外高新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