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2023/4/7 14:41:13 阅读:271 发布者:
当下,我国中小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研究到了何种水平?
这阶段,我把杂志中看到的所有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文章撕下来,放在一起,厚厚的一本,一字字读下来,有了这样的发现:
1.把“综合性学习、项目化学习”等同于跨学科学习,不少专家名师,甚至直接把现有教材上的5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名称改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研究了。比如有专家将五下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直接改成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我正好教这一册,我把教材的所有内容看完,就出现“剪纸、印章、扇面”三幅作品图与书法美术貌似相关,但98%以上文字指向的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从某种角度上说,将这一单元定义为“综合性学习”都觉得不妥当呢,将其定义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不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啊?
2.因为许多课文的确涉及其他学科,所以语文课堂上也会简单涉及跨学科的内容,不少专家老师认为可以多讲讲所跨学科的知识,以前不必多年,现在有了新课标的“跨学科学习”,可以大胆讲了,并称这样的教学就是在完成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与学。比如,有专家教《花钟》,涉及花草植物,就开始写文章说用跨生物学科来教《花钟》。其实,教材上所有的课文都不是单一的语文学科,哪怕一首诗,都可以找到语文外的某学科与其相关。也就是说,所以的课文其实都可以少不了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不一样的。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教所有课文,没有错,但这不是“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当然不能少了跨学科学习。
3.目前所用的统编教材不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也就是说现有教材根本没有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其实目前1—6年级所有教材的单元,很难精准地与六大学习任务群一一对应,未来的新教材,会不会按照六大学习任务群来编写,现在是个未知数。现在有专家说,未来的新教材不会大动,只是微调,很有可能不会按照学习任务群编写。如果真是这样,就意味着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教材也不会有的,没有这样的教材,自然也不会有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所以,现在所看到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都是课文的跨学科学习。连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尝试都没有,一些专家、名师居然就开始警醒老师,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应该注意这个注意那个了,不能做这个也不能做那个,只能按照他的来。
4.目前所看到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法与其他任务群的教法相似或一样,这些方法根本不适合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可以这么说,不同的学习任务群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法。不能以不变之法应万变。
5.不少语文老师把自己一个人曾经所做的某项目化学习直接升级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了。一个或几个语文老师所做的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学习不应该是同一事物,若是一样的,起个新名词,有啥意义?
6.读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所能收索到的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文章中的设计,几乎没有一篇能够落地的。也就是说,都处在设想阶段,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到,几乎所有的作者都没有带着自己的设计进入课堂实验过,多少内容一看就知道是假大空的跨学科,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跨学科。
怎么办?
一、尝试创编教材是首要任务
一定要读懂课程标准怎么讲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每一个学段大概有哪些主题,课标已经很明确了,就按照课标主题来尝试编教材。
比如第一学段的图书馆、文具等主题。如何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角度构建教材。图书馆主题,肯定要走进图书馆来上,肯定有些内容是由图书管理员来教的。语文老师教什么内容,图书管理员教什么内容,都应该非常清楚。也就是说每一个内容涉及哪几个语文老师没法完成的学科,要清楚。
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独立的教学法
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法,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发布的报告中,专门谈到了这一教学法,叫团结合作教学法。这一教学法怎么实施,对于所有老师,这是一项新东西,真的需要进行专业化培训。
三、跨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区别
语文学科从来都没有过99.99%的语文,始终与多学科合作共行的。跨学科学习其实一直发生与所有的语文课堂上。但这种教学大多是无意识的,由于老师的专业限制,讲错自己都不一定知道,由于应试教育及课文量大的存在,不少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或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的,结果变成了老师直接而简单的告诉,这的确对孩子的素养养成不利,而设立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强调“跨学科学习”,其实就是通过“群式教与学”,所有学科都有的这一集中教与学,让孩子学得深刻,学得通透,让合作教与学落地,让创新、探究成为每门学科都不能缺少的元素。
转自:“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