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手写教案”是备课的标配吗?

2023/4/7 13:52:18  阅读:23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用地理眼光看世界 ,作者吴类

最近一则关于“物理特级教师坚持手写教案40年”的新闻冲上热搜,在网络上引发极大关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有分量的媒体争相报道,点赞超数十万。

有视频有图有真相,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看了也十分震撼、十分倾佩。

就我所在地区来说,手写教案是教育厅文件里明文规定的,“未超过45岁教龄的教师必须手写教案”,教育局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之一就是教师的手写教案,学校也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书写情况。评职称的时候也要上交规规整整、规规范范的手写教案。手写教案似乎是教师天经地义本分。

上级部门对教案的检查,当然体现的是对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视,其本质是对教师备课的一种督导手段。因为,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备课质量决定的。

备课当然是教师走进课堂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这毋庸置疑,但是备课的表达形式就只有“手写教案”吗?真的需要一刀切式的要求不同学科的所有教师严格按照规范手写教案吗?

我们上交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的教案真的是我们课堂上进行授课的蓝本吗?我看未必。

就我来说,所教学科是高中地理,任教高二年级三个班,高一年级一个班,我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书写教案。

我们都知道,教案的书写一般包括课标解原文及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等。一套操作下来至少两个小时。

这些内容在备课的时候当然应该反复推敲,做到心中有数,但是行政命令般要求书写在教案上,费时费力。

不要忘记了,写好教案,我们还要花一大把时间用于教学课件的制作。就地理来说,需要大量图文资料,搜集整理就要费一番功夫。

我的经验是要想高质量做出一份课件往往需要三五个小时。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学校还要求必须书写核心素养,如地理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必须一一书写,这很无奈。有教学素养的人都知道学科素养是课程目标的表达,并不是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处于教学目标的上位,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包课程规定的所有目标。

所以,罗列核心素养式的教学目标书写方式就变成了教师的苦难,搜肠刮肚,牵强附会的往核心素养的框里套。

种种原因,教案书写最终只能沦为形式主义,为应付上级部门领导们的检查而存在。

湖北省的那位物理特级特级坚持40年的手写教案,一丝不苟,我没有否定的意思。但是在媒体的报道中,我们能看到,该教师并未使用课件上课,全用板书。上课也并非一定要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只是用来辅助教学。

然而每一门学科性质不同,对有的学科来说,课件教学有其独有的优势,要精心书写教案,再来制作课件,那真的不用上课了,因为时间不允许。

难道手写教案才能证明你认真备课了吗?备课的表达形式就只有教案吗?

课件的制作过程不就是备课的过程,也同样要考虑手写教案的各项要素,只是没有按部就班书写再本子上而已,而是呈现在了课件上。

我很赞同北京某小学校长的做法,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不强求一律规范书写于教案本上,每学期,只需要上交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篇给学校检查就行。

手写教案只是备课的表达形式之一,不能一刀切,不能用行政命令强令统一,这样只会让教师无所适从,走上应付检查的形式主义道路。

转自:“祖庆说”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